【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电动三轮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车架。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电动三轮车品种、类型已经有很多,并且也有几款折叠电动三轮车,在城镇和乡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产品各自都有许多优点,但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大部分产品不能折叠,有的能够折叠,但折叠后体积不够小,后车箱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够轻便,折叠后移动不方便且不易存放。因此在目前的公知技术中还没有一款适合于老年人以及腿脚不便者使用的轻便折叠式电动三轮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轻便,且适合于老年人以及腿脚不便者使用的轻便折叠式电动三轮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电动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前叉管;车轮固定架;车座固定架;折叠连杆,其中包括折叠连杆I、折叠连杆II、折叠连杆III、折叠连杆Ⅳ;其中,所述主杆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关节点1,所述主杆另一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架下部枢接于关节点2,所述折叠连杆I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所述关节点3,所述折叠连杆I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连杆II一端枢接于关节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电动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前叉管;车轮固定架;车座固定架;折叠连杆,其中包括折叠连杆I、折叠连杆II、折叠连杆III、折叠连杆Ⅳ;其中,所述主杆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关节点1,所述主杆另一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架下部枢接于关节点2,所述折叠连杆I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所述关节点3,所述折叠连杆I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连杆II一端枢接于关节点4,所述折叠连杆II与所述主杆枢接于关节点5,所述折叠连杆III一端枢接于所述关节点5,所述折叠连杆III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连杆Ⅳ前端枢接于关节点6,所述折叠连杆Ⅳ后端与所述车轮固定架前端连接;当所述车座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关节点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电动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前叉管;车轮固定架;车座固定架;折叠连杆,其中包括折叠连杆Ⅰ、折叠连杆Ⅱ、折叠连杆Ⅲ、折叠连杆Ⅳ;其中,所述主杆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关节点1,所述主杆另一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架下部枢接于关节点2,所述折叠连杆Ⅰ一端与所述前叉管枢接于关节点3,所述折叠连杆Ⅰ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连杆Ⅱ一端枢接于关节点4,所述折叠连杆Ⅱ与所述主杆枢接于关节点5,所述折叠连杆Ⅲ一端枢接于所述关节点5,所述折叠连杆Ⅲ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连杆Ⅳ前端枢接于关节点6,所述折叠连杆Ⅳ后端与所述车轮固定架前端连接;当所述车座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关节点1向上枢转并以所述关节点2为圆心做顺时针旋转时,所述关节点5相对于关节点4向上枢转,所述折叠连杆Ⅱ以所述关节点4为圆心做逆时针旋转,所述折叠连杆Ⅰ以所述关节点3为圆心做顺时针旋转;当所述折叠连杆Ⅳ前端相对于所述关节点5向上枢转时,所述折叠连杆Ⅲ以所述关节点5为圆心做逆时针旋转;当所述车座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关节点1向上枢转时,所述主杆以所述关节点1为圆心做逆时针旋转,所述折叠连杆Ⅳ前端相对于所述关节点5向上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凯得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