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边废料刀和修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806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边废料刀,包括第一刃口(10)和第二刃口(20),其中,第一刃口包括第一平直段(11)和从该第一平直段延伸的第一弯折段(12),第二刃口包括第二平直段(21)和从该第二平直段延伸的第二弯折段(22),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交于刃点(30),该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共同所处的平面突出。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有上修边废料刀,所述下模具设有下修边废料刀,其中上修边废料刀为根据以上所述的修边废料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修边废料刀具有刃点突出的结构,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沿修边线撕裂形成二次剪切的现象,从而解决在修边废料刀处产生碎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边废料刀,包括第一刃口(10)和第二刃口(20),其中,第一刃口包括第一平直段(11)和从该第一平直段延伸的第一弯折段(12),第二刃口包括第二平直段(21)和从该第二平直段延伸的第二弯折段(22),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交于刃点(30),该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共同所处的平面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有上修边废料刀,所述下模具设有下修边废料刀,其中上修边废料刀为根据以上所述的修边废料刀。本专利技术通过使修边废料刀具有刃点突出的结构,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沿修边线撕裂形成二次剪切的现象,从而解决在修边废料刀处产生碎屑的问题。【专利说明】修边废料刀和修边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冲压工序中的修边废料刀和修边模具。
技术介绍
在零部件的冲压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废料进行切断,以便能够有效地将废料排出。如图1所示,由于上模具中,上修边废料刀I和上修边切刀3的刃口分别在下修边废料刀的刃口处的吃入量不均一,从而使得在修边废料刀附近极易产生碎屑,并且这些碎屑残留在此不易排出,从而影响冲压件产品的外观品质,进而导致废品率上升。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中,由于产生碎屑及碎屑残留的问题,经常需要使冲压线停产,然后将模具上残留的碎屑进行清除,严重影响了自动化生产的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边废料刀,该修边废料刀可以解决碎屑残留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边废料刀,该修边废料刀包括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其中,所述第一刃口包括第一平直段和从该第一平直段延伸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刃口包括第二平直段和从该第二平直段延伸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交于所述刃点,该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共同所处的平面突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为圆弧段。优选地,所述圆弧段的半径为17mnT33mm。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在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共同所处的平面上投影的直线长度分别为4mnT6mm。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修边模具,该修边模具在修边工具中可以很好地将废料排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有上修边废料刀,所述下模具设有下修边废料刀,其中,所述上修边废料刀为根据以上所述的修边废料刀。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包括凸模,该凸模的刃口和所述下修边废料刀之间具有间隙。优选地,所述间隙为lmnT2mm。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使修边废料刀具有刃点突出的结构,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沿修边线撕裂形成二次剪切的现象,从而解决在修边废料刀处产生碎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修边废料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修边废料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修边废料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修边模具处于修边工序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修边废料刀2下修边废料刀3上修边切刀4凸模10第一刃口11第一平直段12第一弯折段20第二刃口21第二平直段22第二弯折段30 刃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如前所述,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碎屑且产生的碎屑残留在此不易排出。参见图2和图3,为了解决产生碎屑及其残留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边废料刀,该修边废料刀包括第一刃口 10和第二刃口 20,第一刃口 10和第二刃口 20大体垂直。其中,第一刃口 10和第二刃口 20中的一者用于进行修边,另一者用于切除废料,本专利技术不对此进行限定。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以第一刃口 10用于修边,第二刃口 20用于切断废料来进行举例说明。因此,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修边废料刀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刃口 10包括第一平直段11和从该第一平直段11延伸的第一弯折段12,并且第二刃口 20包括第二平直段21和从该第二平直段21延伸的第二弯折段22,所述第一弯折段12和所述第二弯折段22相交于刃点30,所述刃点30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21共同所处的平面突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平直段11和第二平直段21应当是指在刃点30附近的直线部分。修边废料刀在远离刃点30位置的刃口根据待加工材料的形状可能形成为其他凸出或凹陷的曲线形式,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平直段11和第二平直段21应当不涉及这些曲线形式的刃口。根据上述修边废料刀的结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修边废料刀进行修边作业时,首先刃点切入待加工材料,然后沿刃点30两侧的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22逐渐剪切待加工材料。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修边废料刀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沿修边线撕裂形成二次剪切的现象,解决在修边废料刀处产生碎屑的问题。可以理解,在保证刃点30突出于第一平直段11和第二平直段21共同所处的平面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22可以分别为从刃点30到第一平直段11和第二平直段21的直线形。优选地,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22分别为从刃点30到第一平直段11和第二平直段21的圆弧段。通过使第一弯折段12与第一平直段11之间以及第二弯折段22与第二平直段21之间形成平滑的圆弧过渡,以有利于修边时能够对待加工的材料进行平滑的剪切作用。优选地,上述圆弧段的半径为17mnT33mm,以便于切断废料。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段12和所述第二弯折段22在所述第一平直段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21共同所处的平面上投影的直线长度L分别为4mnT6mm,以更好地切断废料。此外,刃点30突出的高度,即图3所示的点A与点C之间的长度,应当根据待加工材料的厚度进行确定,具体而言,A点与C点之间的长度可以为待加工材料的厚度的f 1.5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修边模具,该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可以理解,上模具应当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的凸模或凹模,同样,下模具应当包括下模座和设置在下模座的凹模或凸模。本专利技术中以上模具包括凹模,下模具包括凸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所述上模具设有上修边废料刀1,所述下模具设有下修边废料刀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上修边废料刀I为根据以上所述的修边废料刀,即上修边废料刀具有刃点突出的结构。上述修边模具用具有刃点突出的上修边废料刀进行修边时,上修边废料刀在D点位置由刃点先行切入,然后沿图2中所示的第一刃口 10方向进行剪切,并且在沿第二刃口20的方向上形成空切,这样在修边过程中可以减少沿修边线撕裂形成二次剪切的现象,解决在修边废料刀处产生碎屑的问题。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包括凸模4,该凸模4的刃口和所述下修边废料刀2之间具有间隙(未显示)。可以理解,在上述修边模具仍然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边废料刀,该修边废料刀包括第一刃口(10)和第二刃口(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口(10)包括第一平直段(11)和从该第一平直段(11)延伸的第一弯折段(12),所述第二刃口(20)包括第二平直段(21)和从该第二平直段(21)延伸的第二弯折段(22),所述第一弯折段(12)和所述第二弯折段(22)相交于刃点(30),该刃点(30)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21)共同所处的平面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