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7026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被掺杂有N型离子;第二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被形成在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硅锗SiGe层,所述硅锗SiGe层被形成在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上掺杂有P型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19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2-006580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已经越来越高度地集成。结果,在工艺上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由于单元区的缩小,光刻工艺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已经开展了对半导体器件的高集成的研究,诸如制造具有三维(3D)结构的多电平单元(MLC)的方法。当单元形成为多层时,二极管可以用作开关器件。二极管作为多层存储器件中的单元选择器件已然引起了关注。为了稳定地驱动单元,需要设计二极管,使得在“导通”状态在较低的电压下流动大量的电流,而在“关断”状态电流不流动。图1是说明一般的二极管的结构的示图。如图1所示,二极管10是PIN 二极管,并且具有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2、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以及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6的层叠结构。例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2可以包括N型半导体层,并且可以被掺杂有磷(P),而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6可以包括P型半导体层并且可以被掺杂有硼(B)。此外,在形成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6之后,执行热处理工艺以激活掺杂剂。然而,掺杂在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2和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6中的离子在热处理工艺中扩散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中。参见图1,第一类型离子深扩散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中,如轮廓BI指示;并且第二类型离子深扩散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中,如轮廓Al指/Jn ο二极管的关断电流特性倾向于随着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的高度增加而改善。当掺杂剂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2和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6深扩散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中时,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的实质高度减小到不能保证二极管特性。因此,在现有的PIN 二极管中,需要将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4形成为具有充足的高度,且因而二极管10的总高度Hl会超过1700 A。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必然由于二极管的高度而增加。当适当地减小二极管的直径时,二极管可能会在后续的工艺中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被掺杂有N型离子;第二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被形成在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硅锗(SiGe)层,所述硅锗(SiGe)层被形成在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上被掺杂有P型离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之上形成掺杂有N型离子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在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之上形成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在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上形成硅锗(SiGe)层,并且将P型离子掺杂到SiGe层中。在以下标题为“【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描述这些和其它的特点、方面以及实施例。【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主题的以上和其它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是说明现有的二极管的结构的示图;图2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极管的结构的示图;图3至图6是说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极管的方法的截面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极管的结构的示图;图8是说明热处理方法的示图;图9和图10是说明根据热处理条件的掺杂剂扩散信息的曲线图;图11和图12是说明根据半导体层的含量和热处理条件的掺杂剂扩散信息的示图;以及图1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文参照截面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截面图是示例性实施例(以及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如此,可以预料到图示的形状变化是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因而,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图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可以包括例如源自制造的形状差异。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对层和区域的长度和尺寸进行了夸大。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表示相似的元件。应当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和“在…之上”的含义应当采用最广义的方式来解释,使得“在…上”的意思不仅是指“直接在某物上”,而是还包括在具有中间特征或中间层的情况下的“在某物上”的意思;“在…之上”的意思不仅是指在“在某物之上”,还可以包括在没有中间特征或中间层的情况下的“在某物之上”(即,直接在某物上)的意思。图2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极管的结构的示图。参见图2,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极管100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以及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30。这里,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可以是N型半导体层,并且可以通过掺杂磷(P)离子来形成。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30可以是P型半导体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30可以包括掺杂有P型离子例如硼(B)的硅锗(SiGe)层。锗(Ge)是具有良好的掺杂剂捕获性质的材料。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30可以由SiGe层形成,并且在SiGe层中掺杂P型离子,使得P型离子向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中的扩散可以最小化(见扩散轮廓A2)。因此,即使当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的高度被最小化时,也可以在掺杂剂扩散之后充分地保证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的高度,使得可以改善二极管的关断电流特性。此时,可以将二极管100的总高度H2降低到1000 A以下。因此,可以改善二极管的垂直稳定性,并且还可以减小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在形成第一至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10、120以及130之后执行热处理工艺。此时,经由尖峰(spike)快速热退火(rapid thermal annealing,RTA)工艺在高温下快速地执行热处理工艺,且因而可以进一步抑制掺杂剂扩散。利用硅锗(SiGe)形成的第三类型半导体层130可以具有比硅层的能级(1.17eV)低的能级。当SiGe层中Ge的含量为20%时,SiGe层的能级降低到1.0eV,而当SiGe层中Ge的含量增加到50%时,SiGe层的能级降低到0.78eV。如上所述,当利用硼(B)掺杂的SiGe层引起第三类型半导体层的能级降低时,降低了操作电压特性之中的阈值电压,并且还增加了导通电流的斜率。因而,可以进一步改善二极管的特性。图3至图6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二极管的方法的截面图。首先,如图3所示,在形成有底结构的半导体衬底101上形成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可以通过例如将磷(P)离子掺杂到N型半导体层中来形成。可以原位地掺杂P离子,使得第一类型半导体层Iio的底部掺杂浓度在大约1E19原子/Cm3以上的范围。此时,当在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之下形成金属层时,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与金属层形成欧姆接触。可替选地,除了 P离子之外,可以选择能表现N型离子特性的任何一种掺杂剂来形成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并且可以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的掺杂浓度控制在大约1E19原子/cm3至1E22原子/cm3的范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在形成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之前形成有底结构的半导体衬底101的表面执行清洁(cleaning)工艺。可以执行用于界面处理的清洁工艺,以利用湿法和干法中的任何一种、利用湿法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被掺杂有N型离子;第二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被形成在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硅锗SiGe层,所述SiGe层被形成在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上,被掺杂有P型离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19 KR 10-2012-0065801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被掺杂有N型离子; 第二类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被形成在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 硅锗SiGe层,所述SiGe层被形成在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上,被掺杂有P型离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和所述SiGe层通过尖峰快速热退火工艺而被结晶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扩散阻挡层,所述扩散阻挡层插入在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SiGe层中的Ge含量在5%至50%的范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SiGe层中的P型离子的顶部掺杂浓度在1E19原子/cm3至1E22原子/cm3的范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中的N型离子的底部掺杂浓度在1E19原子/cm3至1E22原子/cm3的范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是本征半导体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承范蔡洙振李民镛徐惠眞李泳昊李镇九李锺哲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