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653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包括有一机体及至少一机壳;该机壳结合于机体的外侧,而机壳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容设一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与该机体活动结合,由此,通过定位机构上升及下沉的操作,使机壳能滑移作动,进而形成装卸结构,让机壳及机体能稳固卡合或方便拆卸,以具有组装方便、拆卸简捷的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包括有一机体及至少一机壳;该机壳结合于机体的外侧,而机壳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容设一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与该机体活动结合,由此,通过定位机构上升及下沉的操作,使机壳能滑移作动,进而形成装卸结构,让机壳及机体能稳固卡合或方便拆卸,以具有组装方便、拆卸简捷的特性。【专利说明】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尤指一种可通过一机体、至少一机壳及一定位机构的组合设计,使机壳及机体能稳固卡合或方便拆卸,以具有组装方便、拆卸简捷等效果,而适用于精简型电脑(Thin Client)上或类似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精简型电脑系通过一精简型电脑机体与多片机壳相互组合而成,然而各家的机壳组设于精简型电脑机体的方式各有不同,故组设完成后,若非熟悉该精简型电脑的使用者,于第一次拆解时,将因不清楚其结构而造成拆解费时费力,且各片机壳因未相互连锁卡合,故各机壳的整体组合结构的稳固性不佳,而使得现有精简型电脑上仍有待改进的需要。因此,本技术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种能具有组装方便、拆卸简捷的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令使用者可轻易操作组装,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为本技术创作人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通过一机体、至少一机壳及一定位机构的组合设计,而该机壳是结合于机体的外侧,而机壳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容设一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是与该机体活动结合,通过定位机构的上升及下沉的操作,使机壳能滑移作动,进而形成装卸结构,故整体安装简单、快速,具有装配简捷及稳固结合的功效,大幅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通过该定位机构是以一轴管、一弹性件及一定位件的组合设计,使得可通过按压该定位件一端的按压部,以控制该定位件于下压时,令该弹性件受力而压缩,致使该定位件的按压部脱离机壳上的开孔,此时则可将该机壳向机体后方移动,直到完全分离为止,同理于组设时,当该机壳所设置的开孔滑动至该定位件一端的按压部时,该定位件一端的按压部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而使该定位件一端的按压部卡置于该机壳所设置的开孔中,进而使该机壳与该机体相互稳固结合,使具有稳固结合、方便控制组设及拆解的功效,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通过机壳分有上机壳、下机壳、右机壳、前机壳及左机壳,而上机壳、下机壳、右机壳、前机壳及左机壳是分别连锁卡设结合于机体的外侧,且该上机壳一侧是设有一导槽,而左机壳一侧是对应设有一突肋,且通过该上机壳一侧的导槽的设计,以供左机壳的突肋能滑动结合于上机壳一侧的导槽内,使左机壳与上机壳、下机壳及前机壳能连锁结合,进而能大幅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包括有一机体及至少一机壳,该机壳结合于机体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一侧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邻侧设有至少一定位孔,另机壳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是容设一定位机构,而定位机构设有一轴管、一弹性件及一定位件,该轴管一端是形成向外的延伸突部,且轴管另一端是由该机体一侧的穿孔穿出,而该轴管一端的延伸突部是抵靠于该机体一侧的内壁面,另该弹性件套设于穿出穿孔的轴管外侧周缘,而定位件一端设有一按压部,且定位件另一端设有一中心柱,该中心柱邻侧设有至少一^^钩,而该定位件的中心柱是穿过该轴管,且该中心柱邻侧所设有的至少一卡钩是对应穿设过机体设有的至少一定位孔,由此,能按压定位件的按压部下沉,使机壳滑移作动以形成装卸结构。其中,该定位件一端的该按压部底侧是形成一突出部,而该机壳一侧的开孔内侧设有一抵靠部,以供该突出部弹性抵靠于该抵靠部。其中,该开孔内侧的抵靠部设有导角,以使该按压部滑入套置。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其中,该机壳分有上机壳、下机壳、右机壳、前机壳及左机壳,而上机壳、下机壳、右机壳、前机壳及左机壳分别连锁卡设结合于机体的外侧。其中,该上机壳一侧设有一导槽,而左机壳一侧是对应设有一突肋,以供该左机壳的该突肋能滑动结合于上机壳一侧的导槽内。本技术具有装配简捷、稳固结合、方便控制拆组及提升按压的稳定性等效果,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当然,本技术在某些零件上,或零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 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元件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元件结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拆解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拆解后的立体元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机体;11-穿孔;12-定位孔;20-定位机构;21_轴管;211_延伸突部;22-弹性件;23-定位件;231-按压部;232-中心柱;233-卡钩;234-突出部;30-机壳组;31_开孔;32-抵靠部;321-导角;33-上机壳;331-导槽;34-下机壳;35-右机壳;36-前机壳;37-左机壳;371-突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是一种精简型电脑(Thin Client)装卸结构,该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包括有一机体10及至少一机壳30,该机壳30是结合于机体1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机体10的一侧设有一穿孔11,而该穿孔11邻侧设有至少一定位孔12,另机壳30上设有一开孔31,该开孔31容设一定位机构20,而定位机构20设有一轴管21、一弹性件22及一定位件23,该轴管21 —端是形成向外的延伸突部211,且轴管21另一端是由该机体10 —侧的穿孔11穿出,而该轴管21 —端的延伸突部211是抵靠于该机体10 —侧的内壁面,另该弹性件22是套设于穿出穿孔11的轴管21外侧周缘,而定位件23 —端设有一按压部231,且定位件23另一端设有一中心柱232,该中心柱232邻侧设有至少一^^钩233,而该定位件23的中心柱232是穿过该轴管21,且该中心柱232邻侧所设有的至少一^^钩233是对应穿设过机体10设有的至少一定位孔12,由此,能按压定位件23的按压部231下沉,使机壳30滑移作动以形成装卸结构。其中该定位件23 —端的该按压部231底侧是形成一突出部234,而该机壳30 —侧的开孔31内侧设有一抵靠部32,以供该突出部234弹性抵靠于该抵靠部32 ;另该开孔31内侧的抵靠部32设有导角321,以利该按压部231滑入套置;另该弹性件22为一弹簧;另该机壳30分有上机壳33、下机壳34、右机壳35、前机壳36及左机壳37,而上机壳33、下机壳34、右机壳35、前机壳36及左机壳37是分别连锁卡设结合于机体10的外侧;另该上机壳33 —侧设有一导槽331,而左机壳37 —侧对应设有一突肋371,以供该左机壳37的突肋371能滑动结合于上机壳33 —侧的导槽331内。请参阅第I~6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而本技术是一种精简型电脑(Thin Clie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该精简型电脑装卸结构包括有一机体及至少一机壳,该机壳是结合于机体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一侧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邻侧设有至少一定位孔,另机壳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容设一定位机构,而定位机构设有一轴管、一弹性件及一定位件,该轴管一端形成向外的延伸突部,且轴管另一端是由该机体一侧的穿孔穿出,而该轴管一端的延伸突部抵靠于该机体一侧的内壁面,另该弹性件套设于穿出穿孔的轴管外侧周缘,而定位件一端设有一按压部,且定位件另一端设有一中心柱,该中心柱邻侧设有至少一卡钩,而该定位件的中心柱穿过该轴管,且该中心柱邻侧所设有的至少一卡钩是对应穿设过机体设有的至少一定位孔,由此,能按压定位件的按压部下沉,使机壳滑移作动以形成装卸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杰李宗昌林明憓
申请(专利权)人: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