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245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7:42
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支撑架,两支撑架之间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放置架,包括一个上放置架和两个下放置架,上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下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第三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上设有缓冲块,缓冲块上设有若干卡槽。上放置架中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下放置架中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上下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卡槽起定位、支撑作用,使摆放的产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不会相互摩擦、碰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支撑架,两支撑架之间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放置架,包括一个上放置架和两个下放置架,上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下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第三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上设有缓冲块,缓冲块上设有若干卡槽。上放置架中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下放置架中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上下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卡槽起定位、支撑作用,使摆放的产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不会相互摩擦、碰撞。【专利说明】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
本技术涉及存放架,尤其是用于存放汽车前翼子板的木架。
技术介绍
车零部件一前翼子板结构形状不规则,不可堆叠放置、不易支撑、容易变形,品质要求高,存储方式要求严格。目前,存储前翼子板的容器多为铁制料架,铁制料架体积大、材料重、成本高、无辅助材料遮挡状态下铁本身容易生锈从而锈迹进入部品会导致部品锈蚀。以往设计的木架只能上下悬挂共两排前翼子板,每木架的装载数量较小,使用的仓库面积相对就会比较大,而且木架用料比较多,材料成本居高。因此,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设计用料较少、成本较低、单位体积的装载数量较大的前翼子板仓储料架成为一个亟待改善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提高了存储量,并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数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第一横杆,下部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台;所述两支撑架之间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放置架,分别为一个上放置架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放置架;所述上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横杆连接,所述第三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凸台连接;所述下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所述第一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横杆连接,所述的第三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凸台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第三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和定位产品的卡槽。本技术的木架的结构设计方式采用了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两侧面的大三角形支撑架对木架进行了整体的支撑力度,相对于以往通用的四边形结构,降低了木架的使用量。前翼子板的放置区域,位于木架三角形下方两边和位于木架三角形顶端,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效果,提高了整体木架的稳固性。上放置架中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下放置架中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上下横梁构成对产品的三点支撑,使成品存放时更稳定。所述缓冲块上的卡槽起定位、支撑的作用,使摆放的部品与部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不会相互摩擦、碰撞。作为改进,所述缓冲块为EVA缓冲材。EVA缓冲材与木方之间的连接是用气压钉装订成型,达到了一定的強度与缓冲度。作为改进,两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横杆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二加强杆和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一端与第一斜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一端与第二斜杆连接,另一端与第ニ横杆连接。作为改进,第二横杆一端的第二凸台与第一斜杆之间设有第四加强杆,第二横杆另ー端的第二凸台与第二斜杆之间设有第五加强筋。作为改进,所述第二下横梁与两侧的支撑架之间分别设有第六加强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帯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木架的结构设计方式采用了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两侧面的大三角形支撑架对木架进行了整体的支撑カ度,相对于以往通用的四边形结构,降低了木架的使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其主要由木方和EVA缓冲材组成。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斜杆I和第二斜杆2,第ー斜杆I与第二斜杆2的顶端连接在一起,低端相互分开形成八字形。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第一横杆3,下部设有第二横杆4,所述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杆I和第二斜杆2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台31,所述第二横杆4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台41。所述两支撑架之间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放置架,分别为ー个上放置架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放置架,上放置架位于木架顶部,下放置架位于木架下部两侧。所述上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上横梁5、第二上横梁6和第三上横梁7,所述第一上横梁5位于木架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横杆3连接,所述第三上横梁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凸台31连接。所述下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下横梁8、第二下横梁9和第三下横梁10,所述第一下横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具体为位于木架左侧的下放置架的第一下横梁8与第一斜杆I连接,位于木架右侧的下放置架的第一下横梁8的两端与第二斜杆2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横杆4连接;所述的第三下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凸台41连接。两第二横杆4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12,所述第一加强杆1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横杆4连接。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31和第三加强杆132,所述第二加强杆131 —端与第一斜杆I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4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132的一端与第二斜杆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4连接。第二横杆4 一端的第二凸台41与第一斜杆I之间设有第四加强杆141,第二横杆4另ー端的第二凸台41与第二斜杆2之间设有第五加强筋142。所述第二下横梁9与两侧的支撑架之间分别设有第六加强杆15,其具体位置为:左侧下放置架的第二下横梁9与支撑架的第一斜杆I连接;右侧下放置架的第二下横梁9与支撑架的第二斜杆2连接;这样斜杆、第二下横梁9和第六加强杆15形成一个三角形,有助于加强木架下部的支撑力度。所述第一上横梁5、第三上横梁7、第一下横梁8和第三下横梁10上设有EVA缓冲材的缓冲块11,所述缓冲块11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和定位产品的U形卡槽110。卡槽110使摆放的部品与部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不会相互摩擦、碰撞;EVA缓冲材与木方之间的连接是用气压钉装订成型,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与缓冲度。本技术的木架的结构设计方式采用了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两侧面的大三角形支撑架对木架进行了整体的支撑力度,相对于以往通用的四边形结构,降低了木架的使用量。前翼子板的放置区域,位于木架三角形下方两边和位于木架三角形顶端,形成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存放三排前翼子板的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第一横杆,下部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台;所述两支撑架之间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放置架,分别为一个上放置架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放置架;所述上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横杆连接,所述第三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凸台连接;所述下放置架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所述第一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横杆连接,所述的第三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凸台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第三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和定位产品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京京蒋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风神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