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动力头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085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铆接技术,涉及用于自动铆接设备上的一种铆接动力头安装结构。包括一个由导轨(1a)和滑台(1b)组成的一维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铆接动力头安装机构由一维移动机构(1)和安装机构(2)组成;安装机构(2)由后座(4)、前座(5)、两个导向组件、四个缓冲组件(9)和动力头连接板(10)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内电磁铆接动力头的安装结构,满足了国内自动铆接设备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自动铆接技术,涉及用于自动铆接设备上的一种铆接动力头安装结构。包括一个由导轨(1a)和滑台(1b)组成的一维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铆接动力头安装机构由一维移动机构(1)和安装机构(2)组成;安装机构(2)由后座(4)、前座(5)、两个导向组件、四个缓冲组件(9)和动力头连接板(10)组成。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内电磁铆接动力头的安装结构,满足了国内自动铆接设备的需求。【专利说明】一种铆接动カ头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铆接技木,涉及对用于自动铆接设备上铆接动カ头安装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国外在飞机结构件装配中已广泛应用自动钻铆设备,实现了紧固件的自动铆接和安装。而基于电磁铆接动カ头的自动钻铆系统大多为美国EI公司研制,其中专利号为US5, 280,673的自动铆接设备尤为典型。在美国专利US5,280,673中,电磁铆接动カ头通过其前段外壳安装在滑台上,铆接动カ头后段悬空,滑台安装在导轨上组成ー维移动机构,这样电磁铆接动力头能够在ー维移动机构上运动。但该安装装置只适用于该专利所采用的电磁铆接动カ头,该动カ头与国产电磁铆接动力头在结构上差别很大,主要是国产电磁铆接动カ头的冲头较短,而该专利的铆接动力头的冲头很长,适合通过前段外壳安装。因此美国专利US5,280,673的安装结构不适用国内的铆接动カ头,必须配置专用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ー种适用于国内电磁铆接动カ头的安装结构,以满足国内自动铆接设备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铆接动カ头安装结构,包括ー个由导轨Ia和滑台Ib组成的ー维移动机构I,其特征在于,铆接动カ头安装机构由ー维移动机构I和安装机构2组成;安装机构2由后座4、前座5、两个导向组件、四个缓冲组件9和动カ头连接板10组成;后座4是ー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后座4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Ib的后端连接为整体,在后座4的立板上部有ー个后座通孔4a,在后座通孔4a的周围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缓冲组件安装孔,在每个缓冲组件安装孔内安装ー个缓冲组件9,在后座4的立板上、在后座通孔4a的下面有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分别位于后座通孔4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到后座通孔4a的孔距相等;前座5也是ー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前座5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Ib的前端连接为整体,在前座5的立板上有ー个前座通孔5a,前座通孔5a与后座通孔4a同轴,在前座通孔5a的前后端ロ各有ー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孔与前座通孔5a为同一个孔,前座通孔5a的孔径与铆接动カ头3外径之间的间隙S=0.1mm?0.5mm,在前座通孔5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ー个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导向组件由导向杆6、弹簧8和螺母7组成,导向杆6的中后部为光轴,导向杆6的前端有外螺纹,后端有螺帽,导向杆6分别穿过后座通孔4a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和前座通孔5a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后与螺母7啮合;连接板10的上部是ー个圆板,在连接板10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ー耳片,每个耳片上有一耳片通孔10a,耳片通孔IOa的位置与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耳片通孔IOa的孔径与导向杆6光轴外径间隙配合,在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上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螺钉过孔,上述4个螺钉过孔的位置与铆接动力头后座3a端面上的4个螺纹孔的位置对应,通过4个螺钉将连接板10固定在铆接动力头后座3a的端面上,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与铆接动力头同轴,连接板10的两个耳片通孔IOa分别套在两个导向杆6上,弹簧8套在导向杆6上、位于后座4和连接板10之间;铆接动力头3的前端从前座通孔5a穿过,铆接动力头3的铆头3c从前座通孔5a向前穿出,在铆接动力头3的外圆柱面上、靠近前端的位置有一个环形凸台3b,环形凸台3b位于前座通孔5a的后面,环形凸台3b的外径大于前座通孔5a的孔径,铆接动力头3与后座通孔4a和前座通孔5a同轴。本技术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内电磁铆接动力头的安装结构,满足了国内自动铆接设备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删除图1中铆接动力头3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国内一种电磁铆接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一种铆接动力头安装结构,包括一个由导轨Ia和滑台Ib组成的一维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铆接动力头安装机构由一维移动机构I和安装机构2组成。安装机构2由后座4、前座5、两个导向组件、四个缓冲组件9和动力头连接板10组成。后座4是一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后座4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Ib的后端连接为整体,在后座4的立板上部有一个后座通孔4a,在后座通孔4a的周围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缓冲组件安装孔,在每个缓冲组件安装孔内安装一个缓冲组件9,在后座4的立板上、在后座通孔4a的下面有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分别位于后座通孔4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到后座通孔4a的孔距相等。缓冲组件9由缓冲器和两个螺母组成,缓冲器为圆柱形结构,其外部为外螺纹,其穿过后座4立板上的缓冲组件安装孔,然后两侧各安装一个螺母。缓冲器由壳体和活塞杆组成,缓冲器吸收部分电磁铆接动力头的后座力。前座5也是一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前座5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Ib的前端连接为整体,在前座5的立板上有一个前座通孔5a,前座通孔5a与后座通孔4a同轴,在前座通孔5a的前后端口各有一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孔与前座通孔5a为同一个孔,前座通孔5a的孔径与铆接动力头3外径之间的间隙δ =0.1mm?0.5mm,在前座通孔5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一个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导向组件由导向杆6、弹簧8和螺母7组成,导向杆6的中后部为光轴,导向杆6的前端有外螺纹,后端有螺帽,导向杆6分别穿过后座通孔4a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和前座通孔5a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后与螺母7啮合;连接板10的上部是一个圆板,在连接板10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一耳片,每个耳片上有一耳片通孔10a,耳片通孔IOa的位置与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耳片通孔IOa的孔径与导向杆6光轴外径间隙配合,在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上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螺钉过孔,上述4个螺钉过孔的位置与铆接动力头后座3a端面上的4个螺纹孔的位置对应,通过4个螺钉将连接板10固定在铆接动力头后座3a的端面上,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与铆接动力头同轴,连接板10的两个耳片通孔IOa分别套在两个导向杆6上,弹簧8套在导向杆6上、位于后座4和连接板10之间;铆接动力头3的前端从前座通孔5a穿过,铆接动力头3的铆头3c从前座通孔5a向前穿出,在铆接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接动力头安装结构,包括一个由导轨(1a)和滑台(1b)组成的一维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铆接动力头安装机构由一维移动机构(1)和安装机构(2)组成;安装机构(2)由后座(4)、前座(5)、两个导向组件、四个缓冲组件(9)和动力头连接板(10)组成;后座(4)是一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后座(4)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1b)的后端连接为整体,在后座(4)的立板上部有一个后座通孔(4a),在后座通孔(4a)的周围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缓冲组件安装孔,在每个缓冲组件安装孔内安装一个缓冲组件(9),在后座(4)的立板上、在后座通孔(4a)的下面有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分别位于后座通孔(4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两个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到后座通孔(4a)的孔距相等;前座(5)也是一个由立板和底板垂直连接组成的L形板件,前座(5)的底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两个螺钉与滑台(1b)的前端连接为整体,在前座(5)的立板上有一个前座通孔(5a),前座通孔(5a)与后座通孔(4a)同轴,在前座通孔(5a)的前后端口各有一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孔与前座通孔(5a)为同一个孔,前座通孔(5a)的孔径与铆接动力头(3)外径之间的间隙δ=0.1mm~0.5mm,在前座通孔(5a)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一个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左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与后座(4)上的右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同轴;导向组件由导向杆(6)、弹簧(8)和螺母(7)组成,导向杆(6)的中后部为光轴,导向杆(6)的前端有外螺纹,后端有螺帽,导向杆(6)分别穿过后座通孔(4a)下方的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和前座通孔(5a)下方的导向组件前座安装孔后与螺母(7)啮合;连接板(10)的上部是一个圆板,在连接板(10)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有一耳片,每个耳片上有一耳片通孔(10a),耳片通孔(10a)的位置与导向组件后座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耳片通孔(10a)的孔径与导向杆(6)光轴外径间隙配合,在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上有4个沿圆周均布的螺钉过孔,上述4个螺钉过孔的位置与铆接动力头后座(3a)端面上的4个螺纹孔的位置对应,通过4个螺钉将连接板(10)固定在铆接动力头后座(3a)的端面上,连接板(10)的上部圆板与铆接动力头同轴,连接板(10)的两个耳片通孔(10a)分别套在两个导向杆(6)上,弹簧(8)套在导向杆(6)上、位于后座(4)和连接板(10)之间; 铆接动力头(3)的前端从前座通孔(5a)穿过,铆接动力头(3)的铆头(3c)从前座通孔(5a)向前穿出,在铆接动力头(3)的外圆柱面上、靠近前端的位置有一个环形凸台(3b),环形凸台(3b)位于前座通孔(5a)的后面,环形凸台(3b)的外径大于前座通孔(5a)的孔径,铆接动力头(3)与后座通孔(4a)和前座通孔(5a)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东刘华东邹方许国康卜泳高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