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64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属于复合摩擦材料技术领域。其由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Cu-11.9Al-2.5Mn(wt%)相变合金粉、12~16%的酚醛树脂、2.4~3.2%的橡胶粉、12~16%的芳纶纤维、3~4%的氧化锌、3~4%的硫酸钡、18~24%的石墨、9.6~12.8%的长石粉组成,其中所述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各组分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未改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利用Cu-11.9Al-2.5Mn(wt%)合金的相变吸热来延缓摩擦材料的温度上升,从而在摩擦盘温度低于350℃时达到避免热衰退、保持摩擦系数稳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属于复合摩擦材料
。其由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Cu-11.9Al-2.5Mn(wt%)相变合金粉、12~16%的酚醛树脂、2.4~3.2%的橡胶粉、12~16%的芳纶纤维、3~4%的氧化锌、3~4%的硫酸钡、18~24%的石墨、9.6~12.8%的长石粉组成,其中所述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各组分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以未改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利用Cu-11.9Al-2.5Mn(wt%)合金的相变吸热来延缓摩擦材料的温度上升,从而在摩擦盘温度低于350℃时达到避免热衰退、保持摩擦系数稳定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属于复合摩擦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有汽车的家庭数量快速上升,对于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动安全要求汽车刹车片在高温下仍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而乘坐舒适性要求刹车片摩擦系数较为稳定。采用未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时,其在200°C以上产生热分解,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即热衰退。在一般的车速下刹车,刹车片的温度不超过200°C,普通的未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即能满足制动要求。而对于高速紧急制动、频繁或长时间刹车来说,刹车片的温度可能会达到300到350°C,热衰退就会影响到制动安全。为减轻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热衰退现象,研究最多的是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专利号为0311202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球状热固性酚醛树脂,其热分解温度达到500°C以上,在盘温300°C以下测得的摩擦系数明显高于普通酚醛树脂摩擦材料,但专利中未涉及盘温300°C以上的摩擦性能测试,且盘温300°C时的摩擦系数(0.44)比250°C (0.50)有明显的下降。专利号为20071011487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铜改性树脂基摩擦材料,测得摩擦系数高于0.3,仍存在低于20%的热衰退。专利号为02135543.6的专利则公开了一种芳香烃树脂基摩擦材料,其磨损率低于0.1 X 10_7cm3/N.m,但其摩擦系数最高仅为0.33。因此寻求一种在盘温350°C以下抑制热衰退,摩擦系数较高而稳定,且磨损率较低的树脂基摩擦材料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 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采用一种成本较低的铜基相变合金Cu-11.9A1-2.5Mn(wt% )加入到传统的树脂基摩擦材料中,以实现在350°C以下避免热衰退、保持摩擦系数稳定的目的。具体的原理是:Cu-ll.9A1-2.5Mn(wt% )是一种相变合金,其马氏体一高温母相之间的组织转变处于200°C以上,即酚醛树脂发生热分解的温度段。升温时,马氏体转变为母相,吸收热量;降温时,母相又转变为马氏体放出热量。这样循环往复,相变合金在摩擦材料升温过程中吸收一定的热量,达到延缓摩擦材料温度上升的目的,来减轻甚至抑制350°C以下的热衰退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树脂基摩擦材料,由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Cu-11.9A1-2.5Mn(wt% )相变合金粉、12~16%的酚醛树脂、2.4~3.2%的橡胶粉、12~16%的芳纶纤维、3~4%的氧化锌、3~4%的硫酸钡、18~24%的石墨、9.6~12.8 %的长石粉组成,其中所述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各组分百分含量之和为100%。其中酚醛树脂为普通的未改性酚醛树脂;Cu-11.9A1-2.5Mn(wt% )相变合金粉由雾化法制得,并通过筛子筛分后使用。制备掺入相变合金粉的树脂基摩擦试片的具体步骤如下:a)称量:按照每次制作4片摩擦试片,每片质量为9g,共称量36g原料;b)混料;c)热压:40MPa、160±5°C下热压lmin,放气,再热压lmin,放气,最后保压5min ;d)热处理:170 °C、8h ;e)切片:切割为25mmX25mm的小方片;f)打磨:砂纸打磨;g)初磨:在摩擦试验机上初磨,至试片与磨盘的接触面积达95%以上;h)测试:在摩擦试验机上测试各温度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实质性的优势:1、本专利技术采用价低易得的未改性酚醛树脂,即可获得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2、本专利技术所掺Cu-11.9A1-2.5Mn(wt% )相变合金粉原料成本不高,采用雾化法即可制备;3、现有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大多都在300°C或350°C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热衰退,或者虽然热衰退不明显,但是摩擦系数不高;本专利技术采用未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掺入相变合金粉,当摩擦片温度升高至Cu-11.9A1-2.5Mn(wt% )相变点,相变合金粉吸收热量,延缓摩擦片温度的上升,即可实现在350°C以下避免热衰退、保持摩擦系数稳定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相变合金粉过160目筛,得到细合金粉。并按照表1中优选的原材料配方进行配料、混料、热压、热处理、砂纸打磨,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样的初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测试,检测结果如表2。 表1摩擦材料优选配方(wt % )相变合金粉|_醒树脂I橡胶粉I芳纟仑纤维I氧化锌I硫酸钡I石墨I长石粉^30%14% 2.8%~14% 3.5%~3.5%~21% 11.2%表2细合金粉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盘温IOO0C 150°C 200°C 250°C 300°C 350°C 未掺合金粉 0.35 0.36 0.36 0.38 0.28 0.28摩擦系数(μ) ^入八,八--------- __掺合金粉 0.34 0.41 0.42 0.42 0.40 0.44磨损率(V)未掺合金粉 I 0.10 0.15 0.15 0.29 0.61 0.6510'7cm3/N?m 掺合金粉 016 0.18 0.21 025 036 0.37由表2可见,掺入合金粉的试样与未掺合金粉的试样相比,摩擦系数显著提高,尤其是高温摩擦系数,由于相变合金的吸热作用而使摩擦系数保持在0.4以上,未见有明显的热衰退,而磨损率则明显下降。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收集磨屑,对其进行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表3细合金粉试样的磨屑成分(wt% )【权利要求】1.一种树脂基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摩擦材料配方中加入Cu-11.9A1-2.5Mn(wt% )相变合金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基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CU-11.9A1-2.5Mn(wt% )相变合金粉、12~16 %的酚醛树脂、2.4~3.2 %的橡胶粉、12~16%的芳纶纤维、3~4%的氧化锌、3~4%的硫酸钡、18~24%的石墨、9.6~12.8%的长石粉组成,其中所述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各组分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文档编号】C08K3/08GK103484061SQ201310312711【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宋娟, 侯贵华, 王占红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基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摩擦材料配方中加入Cu?11.9Al?2.5Mn(wt%)相变合金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娟侯贵华王占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