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及其盐类、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951239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为了解决现有吡嗪甲酰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有限,随着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性菌种出现,其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将进一步下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实验证明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性能,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及其盐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多药抗性结核杆菌方面的药物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药物合成
,涉及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为了解决现有吡嗪甲酰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有限,随着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性菌种出现,其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将进一步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实验证明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性能,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及其盐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多药抗性结核杆菌方面的药物用途。【专利说明】—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及其盐类、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药物合成
,涉及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发现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多药抗性结核杆菌的作用,为此,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了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及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在药学上的应用,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顺利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碱式盐以及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1、IV及II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 R1 为 F、Cl、Br、I 中的一种; R2为H、基团a、基团b中的一种; 基团a中R3为H、F或CF3中的一种; 基团b中R4为H或F,R5为H、F或OCH3中的一种,R6为CH2CH3或HC< , 所述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1、IV及II的无机酸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氢溴酸盐、偏磷酸盐、硝酸盐及磺酸;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1、IV及II的有机酸盐包括乙酸盐、苯磺酸盐、苯甲酸盐、柠檬酸盐、乙磺酸盐、富马酸盐、葡糖酸盐、乙醇酸盐、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乳糖酸盐、马来酸盐、苹果酸盐、甲磺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及酒石酸盐;所述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碱式盐包括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铵盐、碱金属盐以及碱土金属盐。 2.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包括: ①、多卤代吡嗪甲酰胺II的制备步骤; ②、多卤代吡嗪甲酰胺I1、甲醛与二级胺c或二级胺d经曼尼希反应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丁基锂、叔丁基锂或异丁基锂中的一种自由基引发剂与2,6-二氯哌啶的摩尔比至少为8:1,2,2,6,6-四甲基哌啶或2,2,5,5-四甲基吡咯中的一种反应物与2,6-二氯哌啶的摩尔比至少为2.8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步骤还包括对第一混合反应液进行搅拌并逐步升温至5°C的步骤。所述ii步骤还包括在向第一混合反应液添加2,6_ 二氯哌啶前降温至-45°C以下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及iv步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78°C~_45°C,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以及甲酸丁酯中的一种以及卤素相对于2,6-二氯哌啶的摩尔比值均控制在0.5~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V步骤还包括在连续通入氨气之前将第四混合反应液的温度升至o°c~10°C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②步骤包括投料步骤以及加热步骤,所述投料步骤包括在质子溶剂下,按照多卤代吡嗪甲酰胺、甲醛、二级胺c或二级胺d以1:1:1~1:5:10的摩尔比投料。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包括对经投料步骤后形成的反应液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使反应温度保持在(TC~50°C。9.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在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多药抗性结核杆菌方面的药物用途。【文档编号】C07D401/12GK103467392SQ201310465769【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9日 【专利技术者】蒋彦可 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碱式盐以及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I、IV及II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R1为F、Cl、Br、I中的一种;?R2为H、基团a、基团b中的一种;?基团a中R3为H、F或CF3中的一种;?基团b中R4为H或F,R5为H、F或OCH3中的一种,R6为CH2CH3或所述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I、IV及II的无机酸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氢溴酸盐、偏磷酸盐、硝酸盐及磺酸;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II、IV及II的有机酸盐包括乙酸盐、苯磺酸盐、苯甲酸盐、柠檬酸盐、乙磺酸盐、富马酸盐、葡糖酸盐、乙醇酸盐、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乳糖酸盐、马来酸盐、苹果酸盐、甲磺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及酒石酸盐;所述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碱式盐包括多卤代吡嗪甲酰胺衍生物IV的铵盐、碱金属盐以及碱土金属盐。?。FSA0000095879350000011.tif,FSA0000095879350000012.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彦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