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及桂花酱油技术

技术编号:1242507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及桂花酱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麦麸、豆粕为原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桂花来酿制酱油,酱油中醛酮类、有机酸、酯类、杂环化合物种类均高于普通酱油,且大大提高了酱油中吡嗪类物质的含量,改善了酱油的风味。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丰富易得,对酱油生产的创新及品质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及桂花酱油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味品加工
,涉及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及其桂花酱油。
技术介绍
酱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起源于中国,是以麦麸、豆粕为原料酿造的古老而传统的调味品,富含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其主要的营养成分是18种氨基酸,包含了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持人体生理平衡。酱油颜色呈红褐色,具有独特的咸味、鲜味和香味。在烹调食物时加入一定的酱油,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增强食品的香味,增加食品的风味,使菜肴在色、香、味上更具吸引力,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增强食欲。研究表明,大豆及大豆制品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防癌功效,而酱油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也具有此功效。此外,酱油中含有异黄酣,能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且其产生的防氧化物质能抑制自由基,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酱油也含有铁、钙等元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桂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美观性、功能性、实用性。桂花呈淡黄白色,带天然香气,含有紫罗兰酮、芳樟醇氧化物、癸酸丙酯等有机物及硒、钴、钼、钾等矿物质。桂花味辛温,可助消化、散寒、活血、健脾、化痰止咳等,并消除疲惫、舒缓压力,调节身心。桂花很早就被用于制作成桂花茶,气香味柔,长期饮用对口腔发炎、声音嘶哑、皮肤皲裂等有一定的疗效。桂花也可被用于酿酒行业中,制成糖果和糕点。从桂花中提取的芳香油可以制成桂花浸膏,被广泛地用于食品业与化妆品业。蒸馏桂花所得的桂花露能治疗咽干、口臭,并温肝益气。天然的吡嗪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烤制食品、水煮食物、坚果中,自从1928年人们在咖啡中发现了吡嗪类物质的存在,此类物质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调香领域,其种类众多,面包、肉制品、饮料、烟草、糖果、乳制品等食品中都添加吡嗪类物质。吡嗪类物质的阈值较低,酱油中吡嗪类物质的存在赋予酱油发酵大豆的香气,风味独特。部分吡嗪类物质能改善脑血流、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小动脉,对人体器官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的保护作用。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酱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追求它更好的风味和功效。而桂花作为一种功能性的物质应用于酱油酿制的过程中,桂花酱油醛酮类、有机酸、酯类、杂环化合物种类均高于普通酱油,吡嗪类物质含量有大幅度的提升,既可改善酱油的风味,又可增加酱油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制得的桂花酱油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及其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桂花添加于大曲培养基中,接入种曲发酵,使酿制的酱油中吡嗪类物质含量大大提升,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种曲的制备:用质量百分比为7~10:11的麸皮、水制得混合培养基,115℃灭菌20min,挑取米曲霉孢子接种培养,烘干,制得种曲;大曲的制备:用质量比为5~6:3~4:11的豆粕、麸皮、水制得大曲培养基,添加桂花,灭菌,接入所述种曲,培养制得大曲;盐水发酵:大曲以1:1的比例加入盐水,发酵,每24h翻醅一次。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大曲的制备中,制成种曲培养基后,米曲霉孢子接种,接种量为3‰,30℃下堆积培养,当培养基显黄绿色后,28℃下培养。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大曲的制备中,是在大曲培养基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5%的桂花,然后115℃、20min灭菌,大曲培养基里接入种曲后在30℃下堆积培养,全部铺白后28℃培养。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盐水发酵中,大曲添加的盐水浓度为12%,发酵条件为35~45℃下发酵10天~20天,每24h翻醅一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桂花酱油,其中,3-甲基吡嗪的含量为1.50×10-4mg/g~1.70×10-4mg/g,4-甲基吡嗪的含量为6.50×10-5mg/g~6.80×10-5mg/g。本专利技术将桂花清洗晾干后加于大曲培养基,再经过发酵后制成口味独特、具有桂花风味的酱油。与普通酱油相比,桂花酱油除了酱油本身带有的独特酯香,更增添了桂花的香气,味道纯正。产品中醛酮类、有机酸、酯类、杂环化合物种类均高于普通酱油,尤其是吡嗪类物质,使酱油风味更丰富。而且,本专利技术酿制的桂花酱油生产方式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易得、经济实惠,具有较高的商业效益,开创了酱油产品的新种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桂花成熟酱醅的气相色谱图;图3为普通成熟酱醅的气相色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桂花成熟酱醅的质谱图;图5为普通成熟酱醅的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1:桂花的准备(1)摘取新鲜桂花,挑除杂质及已经枯萎的花朵;(2)冷水清洗,轻轻漂洗即可;(3)将桂花捞出,常温下自然晾干。实施例2:种曲的制备(1)取100g麸皮与110g去离子水混匀,制得混合培养基。(2)培养基分装到500mL锥形瓶,每瓶40g。115℃、20min灭菌,制成种曲培养基。(3)种曲培养基温度为30-40℃时,用接种针挑取米曲霉孢子接种,每瓶3环,混匀,30℃下堆积培养。(4)约16h后,培养基表面出现了白色菌落,摇瓶,继续30℃培养。(5)约8h后,培养基全部铺白,摇瓶,30℃培养。(6)约12h后,培养基显黄绿色,于28℃下培养,至培养基全显绿色。(7)培养基装于牛皮纸袋,封口,50℃烘干,所得为种曲。实施例3:大曲的制备(1)以豆粕:水=6:11的质量比在豆粕中加入热水,混匀,盖子扣住放置30min。(2)以豆粕:麸皮=6:4的质量比加入麸皮,混匀,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添加5%准备好的桂花。(3)分装到500mL锥形瓶,每瓶70g。115℃、20min灭菌。此为大曲培养基。(4)当大曲培养基温度为30~40℃时,接入种曲,接种量为3‰,混匀,30℃下堆积培养。(5)约16h后,培养基表面出现了白色菌落,摇瓶,继续30℃培养。(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及桂花酱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曲的制备:用质量百分比为7~10:11的麸皮、水制得混合培养基,115℃灭菌20min,挑取米曲霉孢子接种培养,烘干,制得种曲;大曲的制备:用质量比为5~6:3~4:11的豆粕、麸皮、水制得大曲培养基,添加桂花,灭菌,接入所述种曲,培养制得大曲;盐水发酵:大曲以1:1的比例加入盐水,发酵,每24h翻醅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含吡嗪类物质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曲的制备:用质量比为7~10:11的麸皮、水制得混合培养基,115℃灭菌20min,挑取米曲霉孢子接种培养,烘干,制得种曲;大曲的制备:用质量比为5~6:3~4:11的豆粕、麸皮、水制得大曲培养基,添加桂花,灭菌,接入所述种曲,培养制得大曲;盐水发酵:大曲以1:1的比例加入盐水,发酵,每24h翻醅一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花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曲的制备中,制成种曲培养基后,米曲霉孢子接种,接种量为3‰,30℃下堆积培养,当培养基显黄绿色后,28℃下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花酱油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忠陈卫童佳田丰伟赵建新张灏张秋香张白曦刘小鸣王刚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