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杆钻具定子壳体降本增效的加工工艺方法,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2)退火;3)酸洗、磷化、皂化;4)拉拔/冷轧;5)矫直;6)定长/镦粗;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大大降低了定子壳体料的生产加工成本;2.生产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比现有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2)退火;3)酸洗、磷化、皂化;4)拉拔/冷轧;5)矫直;6)定长/镦粗;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大大降低了定子壳体料的生产加工成本;2.生产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比现有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以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杆钻具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定子壳体是螺杆钻具马达的主要零部件,其材料通常为42CrMoA (AISI4140)等合金钢,该产品在生产加工中的常规工艺为:用热轧一定长度的毛坯管料,中频炉调质后,然后进行车外圆、精镗内孔(或涨孔加工)、内孔喷砂、注胶后成产品。目前国内所有的螺杆钻具生产企业均采用此法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生产加工效率低,每天仅加工2根左右,按5米/根计算,其加工效率为10米/天;2、加工成本太高:内孔镗孔、涨孔及外圆加工的市场价格为:240元/米,综合考虑一根定子壳体的加工价格约为1200元 / 根,根据目前市场上常用的 Φ 95、Φ 120、Φ 172、Φ 185、Φ 197、Φ 203、Φ 216、Φ 244 螺杆钻具定子规格的不同,加工费用略有不同。国内市场螺杆钻具年用量在25000?30000台左右,定子壳体的加工费用估计约为3000?3600万元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其技术方案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在热轧机上对毛坯管料进行热轧处理;2)退火:将热轧处理后的管料放入O — 10°C的冷水中,进行退火处理5 —15分钟;3)酸洗、磷化、皂化:将退火处理后的管料放入弱酸溶液中酸洗10分钟,然后对其在80-90°C的磷化液中浸泡5 —10分钟或在60-70°C的皂化液中浸泡15 — 20分钟;4)拉拔/冷轧:将酸洗、磷化、皂化后的管料进行拉拔或冷轧至所需直径;5)矫直:通过矫直机将拉拔或冷轧后的管料矫直到符合要求;6)定长/镦粗:将矫直后的管料按规定长度截取,并将其两端直接镦锻加粗成型定子壳体;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将成型的定子壳体的内孔喷砂后注胶成产品。其中,所述弱酸溶液由浓硫酸与纯水按1:100—200的比例配置而成。所述磷化液为含磷酸锌30-40%和硝酸锌15-25%的水溶液。所述皂化液为含:石油磺酸钠30-40%、磷酸三钠15-20%、油酸钠3-4%及乳化剂1-3%的基础油溶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大大降低了定子壳体料的生产加工成本;2.生产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比现有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以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常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图2,,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在热轧机上对毛坯管料进行热轧处理;2)退火:将热轧处理后的管料放入O — 10°C的冷水中,进行退火处理5 —15分钟;3)酸洗、磷化、皂化:将退火处理后的管料放入弱酸溶液中酸洗10分钟,然后对其在80-90°C的磷化液中浸泡5 —10分钟或在60-70°C的皂化液中浸泡15 — 20分钟;4)拉拔/冷轧:将酸洗、磷化、皂化后的管料进行拉拔或冷轧至所需直径;5)矫直:通过矫直机将拉拔或冷轧后的管料矫直到符合要求;6)定长/镦粗:将矫直后的管料按规定长度截取,并将其两端直接镦锻加粗成型定子壳体;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将成型的定子壳体的内孔喷砂后注胶成产品。其中,所述弱酸溶液由浓硫酸与纯水按1:100— 200的比例配置而成。所述磷化液为含磷酸锌30-40%和硝酸锌15-25%的水溶液。所述皂化液为含:石油磺酸钠30-40%、磷酸三钠15-20%、油酸钠3-4%及乳化剂1-3%的基础油溶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大大降低了定子壳体料的生产加工成本,热轧42CrMo管料+热处理市场价格9800元/T,冷拔后的管料+热处理按10800元/T计算,以5LZ172定子壳体算,用热轧管料Φ 177 X 22 一根用料454kg,材料费4449元/根,加工费1296元/根,产生铁屑104kg,价值208元/根,用热轧管料共计5537元,而用精拔管直接加工至成品尺寸Φ 172 X Φ 138,用料350kg,材料费为3780元/根,不产生其它费用。用冷拔管料比用热轧管料可节约1757元/根。涨孔加工的定子壳体料,用两端镦锻加工比涨孔加工工艺,可节约1500元/根; 2.生产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用冷拔管料,每班可加工30根,即生产效率是热轧管料的7.5倍,涨孔加工的定子壳体用镦锻工艺每班可实现60根的加工能力,比涨孔加工生产效率提高12倍。【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在热轧机上对毛坯管料进行热轧处理;2)退火:将热轧处理后的管料放入O — 10°C的冷水中,进行退火处理5 —15分钟;3)酸洗、磷化、皂化:将退火处理后的管料放入弱酸溶液中酸洗10分钟,然后对其在80-90°C的磷化液中浸泡5 —10分钟或在60-70°C的皂化液中浸泡15 — 20分钟;4)拉拔/冷轧:将酸洗、磷化、皂化后的管料进行拉拔或冷轧至所需直径;5)矫直:通过矫直机将拉拔或冷轧后的管料矫直到符合要求;6)定长/镦粗:将矫直后的管料按规定长度截取,并将其两端直接镦锻加粗成型定子壳体;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将成型的定子壳体的内孔喷砂后注胶成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酸溶液由浓硫酸与纯水按1:100— 200的比例配置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为含磷酸锌30-40%和硝酸锌15-25%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液为含:石油磺酸钠30-40%、磷酸三钠15-20%、油酸钠3-4%及乳化剂1-3%的基础油溶液。【文档编号】B23P15/00GK103447776SQ201310441357【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尚兴忠, 周国辉, 陈爱民 申请人:山东宝世达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杆钻具定子壳体降本增效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热轧管料:在热轧机上对毛坯管料进行热轧处理;2)退火:将热轧处理后的管料放入0—10℃的冷水中,进行退火处理5—15分钟;3)酸洗、磷化、皂化:将退火处理后的管料放入弱酸溶液中酸洗10分钟,然后对其在80?90℃的磷化液中浸泡5—10分钟或在60?70℃的皂化液中浸泡15—20分钟;4)拉拔/冷轧:将酸洗、磷化、皂化后的管料进行拉拔或冷轧至所需直径;5)矫直:通过矫直机将拉拔或冷轧后的管料矫直到符合要求;6)定长/镦粗:将矫直后的管料按规定长度截取,并将其两端直接镦锻加粗成型定子壳体;7)内孔喷砂并注胶成产品:将成型的定子壳体的内孔喷砂后注胶成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兴忠,周国辉,陈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世达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