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种混合发酵制作酸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264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2:40
多菌种混合发酵制作酸笋的方法涉及的是一种食品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多菌种混合发酵制作酸笋的方法。配制9~11%的食盐水,把水烧开,待水冷却后,再加入德氏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种子液,搅拌均匀即制得酸笋发酵菌液。选取老嫩适中的竹笋,切去笋的基部,剥掉笋壳,洗净,沥干水分,从中间结成两半,加入泡菜坛中,将酸笋发酵菌液倒入泡菜坛中,淹没竹笋。盖上竹篾盖,用四根竹片交叉成“井”字形,放在竹篾盖上,在“井”字竹片中心压上洗净晾干的石块,将泡菜坛封口,在23~25℃条件下发酵5~7天,即得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涉及的是一种食品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配制9~11%的食盐水,把水烧开,待水冷却后,再加入德氏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种子液,搅拌均匀即制得酸笋发酵菌液。选取老嫩适中的竹笋,切去笋的基部,剥掉笋壳,洗净,沥干水分,从中间结成两半,加入泡菜坛中,将酸笋发酵菌液倒入泡菜坛中,淹没竹笋。盖上竹篾盖,用四根竹片交叉成“井”字形,放在竹篾盖上,在“井”字竹片中心压上洗净晾干的石块,将泡菜坛封口,在23~25℃条件下发酵5~7天,即得成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食品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此外竹笋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C及钙、磷、铁、镁等人体需要的成分,至少有16-18种不同成分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以及在蛋白质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常食竹笋可以开胃健脾、通肠排便、开膈消痰、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竹笋还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症状。酸笋是以竹笋为原料经过发酵而制得的一种美味食物,酸笋不仅较好地保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菌种混合发酵制作酸笋的方法,其特征是:配制9~11%的食盐水,把水烧开,待水冷却后,再加入德氏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种子液,每种种子液添加量都是盐水质量的0.5%,搅拌均匀即制得酸笋发酵菌液,选取老嫩适中的竹笋,切去笋的基部,剥掉笋壳,洗净,沥干水分,从中间结成两半,加入泡菜坛中,将酸笋发酵菌液倒入泡菜坛中,淹没竹笋,盖上竹篾盖,用四根竹片交叉成“井”字形,放在竹篾盖上,在“井”字竹片中心压上洗净晾干的石块,防止竹笋浮起,将泡菜坛封口,在?23~25℃条件下发酵5~7天,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吕伟民赵云财闫颖鞠培鸿佟晓芳顾利文栗伟李振林王佐民尚维赵彤张欣李强宋殿峰张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