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916570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的冬青素衍生物(I),该衍生物为冬青素的C3,C19-OH以及C24,28-COOH进行结构改造所获得的产物。其特点在于首次采用拼合原理和点击化学反应分别将心血管疾病一线用药阿司匹林和具有扩张血管功能的小分子气体化合物一氧化氮连接到冬青素分子C24和/或C28-COOH上,从而形成一系列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些冬青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新型衍生物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这类化合物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阿司匹林;而该类化合物(0.1mM)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0.25mM)相当。综上所述,该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冬青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的冬青素衍生物,采用了拼合原理和点击化学反应,分别将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阿司匹林和一氧化氮分子链接到冬青素分子的C3,19-OH以及C24orand28-COOH上,从而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冬青素衍生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些冬青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新型衍生物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的用途。
技术介绍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城市老年居民患心血管的病率高达62%。可见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如此之高。在我国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外周血管病。为了寻找到更安全、有效,并能够长期使用,或者具有增效减毒作用的抗血栓药物,我们将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的传统中药材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pubescensHook.etArn.)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冬青素(IlexgeninA)。YongNamHan等研究表明,冬青素具有很强的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过程中产生的丙二醛的作用,其IC50为0.71mmol。(ArchPharmRes,1991,14(4):352-356;1993,16(3):209-212;1987,10(2):115-120),然而关于冬青素的化学研究、衍生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他通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却非常少见。此外,迄今为止阿司匹林仍然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但是由于阿司匹林的耐药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一氧化氮是具有扩张血管功能的内源性小分子气体化合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虑到血小板聚集是由不同途径引起的,目前抗血小板聚集通常联合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我们采用了拼合原理和点击化学反应,分别将阿司匹林和一氧化氮分子链接到冬青素分子上,从而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冬青素衍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研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的基础上采用了拼合原理和点击化学反应,分别将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阿司匹林和一氧化氮分子链接到冬青素分子的C3,19-OH以及C24orand28-COOH上,从而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冬青素衍生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些冬青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新型衍生物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的用途。初步药理实验显示NO和阿司匹林与冬青素拼合的产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较好效果,且活性普遍为阿司匹林的4-9倍,而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化合物I的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还涉及它们与可药用的酸或碱加成而成的盐,这些化合物同样包括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具有同样的药效。结构式I化合物中R1代表氢、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或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上述基团,也即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X代表直链或支链的C1-C6的烷基、OH、COOH、甲酰基、氰基、羟甲基、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或卤原子。R2代表氧原子、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或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上述基团,也即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R3代表苄基、苯乙基、C1-C6的烷基;(CH2)nBr,(CH2)nONO2,(CH2)nN3,n=2~10。R4代表氢、苄基、苯乙基、C1-C6的烷基;(CH2)nBr,(CH2)nONO2,(CH2)nN3,n=2~10。R1代表氢、苯甲酰基,更优选氢。R2代表氢、氧原子、苯甲酰基,更优选氢、氧原子。R3优选代表(CH2)nBr,(CH2)nONO2,(CH2)nN3,n优选3~6。R4优选代表H,(CH2)nBr,(CH2)nONO2,(CH2)nN3,n优选3~6。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可以根据下面反应路线制备:其中R1、R2、R3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该方法更详细更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其中R1、R2、R3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经证实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普遍为阿司匹林的4-9倍,而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从而能够确定:本专利技术产物可用于治疗与血小板聚集作用相关的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化合物将优选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更优选与治疗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的心血管疾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本身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或其与可药用的赋型剂的组合。下面是本专利技术部分化合物的药理学试验及数据。抗ADP和抗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筛选1、试剂与材料1.1动物: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0~350g,许可证号:SCXK(浙)2008-0033,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试剂: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LOT078K7001,Sigma;氨基甲酸乙酯,批号:100816,上海青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三钠,批号:09-09-05,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凝血酶,批号:200905008,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1.3仪器:低温离心机,型号1-15K,SigmaCorporation;血小板聚集仪,型号LBY-NJ,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2、试验方法2.1Born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大鼠腹腔注射20%乌拉坦1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用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为9∶1)。将其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富血小板血浆PRP),剩余部分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贫血小板血浆PPP)。用PPP调整PRP中血小板数为3~4×1011/L。以0.5%DMSO作为溶媒对照,测定时以PPP调零,将溶媒或药物(10μL)与PRP(280μL)在37℃比浊杯内孵育5min,分别加入诱导剂ADP溶液10μl(终浓度为10μM)或凝血酶溶液10μl(终浓度为5U/ml),按Born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记录5min内最大聚集率。2.2结果计算聚集抑制率%=(对照组聚集率-药物组聚集率)/对照组聚集率×100%3、试验结果3.1化合物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本专利技术冬青素衍生物均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且比阳性药冬青素和阿司匹林活性要强很多,特别是NO-冬青素和阿司匹林-冬青素杂合物活性普遍较好,是冬青素的2-3倍,是阿司匹林的约25倍。表1本专利技术部分化合物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IC50值3.2化合物对凝血酶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冬青素(IlexgeninA)衍生物除I-1、I-2、I-9、I-10、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冬青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下述通式(I)冬青素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代表氢、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或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上述基团,也即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X代表直链或支链的C1?C6的烷基、OH、COOH、甲酰基、氰基、羟甲基、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或卤原子。R2代表氧原子、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或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上述基团,也即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X基团取代的苯甲酰基、苯乙酰基、C1?C6的烷酰基。R3代表苄基、苯乙基、C1?C6的烷基;(CH2)nBr,(CH2)nONO2,(CH2)nN3,n=2~10。R4代表氢、苄基、苯乙基、C1?C6的烷基;(CH2)nBr,(CH2)nONO2,(CH2)nN3,n=2~10。FSA00000684037000011.tif,FSA00000684037000012.tif,FSA00000684037000013.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述通式(I)冬青素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代表(CH2)nBr,(CH2)nONO2,(CH2)nN3,n=2~6;R2代表苄基,C1-C6的烷基。2.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通式(I)冬青素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药学上可接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敬钰林丽萍吴斐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