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工作站之间的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054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器人与工作站之间的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此定位装置主要包括水平全向移动载具、至少一定位机构以及至少一配合结构。水平全向移动载具用于承载工作站,而定位机构配置于水平全向移动载具与机器人其中之一上。此外,配合结构配置于水平全向移动载具与机器人的另一个上,并适于与定位机构相互配合,以使工作站与机器人达成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且特别涉 及一种可使机器人与工作站之间达到精准定位的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机器人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常因工作任务需要, 例如电池自动更换、物品传送、造型更换、定点充电或机器人功能变更或扩 充等等,而需与特定工作站结合。举例而言,机器人的电力供应是维持机器人长时间运转的重要因素。目 前机器人多使用电池提供电源,若要使机器人具有长时间的续航力,则需要 搭载较大型的电池,如此将使得机器人的体积变大且需要较大的马力输出。 相对地,若是使用较小型且电量较低的电池,虽然可以改善上述缺点,但无 法提供机器人长久的电力供应,而必须增加对机器人的充电次数,以维持机 器人最佳的运转状态。就上述的例子而言,若可通过工作站自动对机器人充电,便可使机器人 达到长时间的连续运作,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解决现有采用人力 更换电池造成的工时增加与成本问题。由于目前机器人的自动导引精确度尚 无法达成自动对准工作站,以更换电池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机器人与工作站 之间进行精准定位是首要解决的技术瓶颈。如图1所示,日本专利JP2003170747便提出一种电池交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与工作站之间的定位装置,包括:水平全向移动载具,承载该工作站;至少一定位机构,配置于该水平全向移动载具与该机器人其中之一上;以及至少一配合结构,配置于该水平全向移动载具与该机器人的另一个上,适于与该定位机构 相互配合,以使该工作站与该机器人达成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昌何侑伦巫震华王维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