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840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下模座以及导套和导柱,上模座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凹模和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卸料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卸料板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下模座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托料板,托料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定位销,下固定板上装有凸模,其中凸模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组成,每个凸模块的顶部是由平面段和斜面段组成的,凸模块的平面段长度L为1~3mm,凸模块的斜面段倾斜角α为3~5°,凹模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布置的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强度较高,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主要用来冲制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上的中孔和切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造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冲压模具,尤其是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参见图1,汽车的膜片弹簧一般是由膜片弹簧本体I和膜片弹簧本体I上的分离指2组成的,加工膜片弹簧的分离指2时,通常先用冲压模具将膜片弹簧上的中孔3和切槽4冲制出来,中孔3和切槽4的废料落料后,切槽4与切槽4之间便形成了所需要的分离指2。传统的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是采用图2所示的凸模和图3所示的凹模冲制出来的,凸模中间的形状和中孔的形状一样,凸模外围翅片的形状和切槽的形状一样,即中孔和切槽的形状加在一起正好组成凸模的形状,凹模上开有与凸模对应的型腔。工作时,凸模直接将中孔和切槽的废料冲出,采用冲孔的方式将膜片弹簧的中孔和切槽加工出来。这种传统的冲压模具由于凸模具有细长的翅片,强度极差,容易损坏,导致模具的寿命较短。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的凸模强度较差、容易损坏和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的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本技术的 具体方案是:针对传统的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进行改进,它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上模座的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凹模和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卸料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卸料板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下模座的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托料板,下固定板上装有伸出托料板的凸模,托料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定位销;其特征是:所述凸模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组成,每个凸模块的顶部是由平面段和斜面段组成的,凸模块的平面段长度L为I 3_,凸模块的斜面段倾斜角α为3 5°,凹模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布置的凹腔。本技术中所述凹模位于上固定板内并通过螺钉与上垫板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托料板与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调整块。本技术中所述凸模装在下固定板内,凸模的顶部伸出托料板。本技术中所述下模座内装有顶料装置,顶料装置的顶料杆依次穿过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凸模。本技术采用逆向思维,利用凸模将膜片弹簧的分离指冲得微微翘起,使中孔和切槽处的废料与膜片弹簧分离开来,以落料的方式间接得到中孔和切槽的形状。不仅满足了生产制造的要求,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要加工的膜片弹簧的主视图;图2是传统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的凸模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的凹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凹模的断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凸模的断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凸模块的主视图;图8是图 7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次冲压的工作示意图;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次冲压的工作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B-B剖视图。图中:1_膜片弹簧本体,2-分离指,3-中孔,4-切槽,5-上模座,6-上安装板,7-卸料螺钉,8-上固定板,9-上塾板,10-凹模,11-卸料橡皮,12-卸料板,13-托料板,14-定位销,15-下固定板,16-顶料杆,17-顶料装置,18-凸模,19-下安装板,20-调整块,21-下模座,22-导柱,23-导套,24-凸模块,25-凸模块顶部的平面段,26-凸模块顶部的斜面段。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本技术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模座5和下模座21,上模座5和下模座21上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套23和导柱22,上模座5的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6、上垫板9、上固定板8、凹模10和卸料板12,卸料板12通过卸料螺钉7固定在上安装板6上,上安装板6与卸料板12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11 ;下模座21的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19、下固定板15和托料板13,下固定板15上装有伸出托料板13的凸模18,托料板13和下安装板19之间还装有定位销14。参见图5、图6、图7和图8,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凸模18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24组成,每个凸模块24的顶部是由平面段25和斜面段26组成的,凸模块24的平面段25的长度L为1mm,凸模块24的斜面段26的倾斜角α为4°,凹模10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24布置的凹腔。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模10位于上固定板8内并通过螺钉与上垫板9固定连接。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料板13与下安装板19之间还装有调整块20。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模18装在下固定板15内,凸模18的顶部伸出托料板13。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21内装有顶料装置17,顶料装置17的顶料杆16依次穿过下安装板19、下固定板15和凸模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膜片弹簧上有十八个分离指2和十八个切槽4,需要分两次冲压完成。参见图6、图9和图10,第一次冲压时,压力机驱动上模向下运动,九个凸模块24分别对膜片弹簧间隔布置的九个分离指2进行冲压。参见图7和图8,凸模块24的顶部是由平面段25和斜面段26组成的,平面段25对应膜片弹簧的分离指2的端部。第一次冲压完成时,间隔布置的九个分离指2的端部与中孔3的板料之间被切断,此时,九个分离指2的内侧微微翘起并与中孔3的板料分开。压力机驱动上模复位,人工转动膜片弹簧,模具再对另外九个间隔布置的分离指2进行冲压成型,参见图6、图11和图12,第二次冲压时,压力机再次驱动上模向下运动,九个凸模块24再对另外九个间隔布置的分离指2进行冲压成型,工作过程与第一次冲压相同,九个凸模块24使另外九个间隔布置的分离指2的端部与中孔3的板料分开,且相邻的两两分离指2也分开了,那么中孔3的板料和切槽4的板料就与膜片弹簧实现了分离,膜片弹簧上的中孔3及切槽4便加工出来了。本技术的上模座5、上安装板6、卸料螺钉7、上固定板8、上垫板9、凹模10、卸料橡皮11、卸料板12、托料板13、定位销14、下固定板15、顶料杆16、顶料装置17、凸模18、下安装板 19、调整块20、下模座21、导柱22、导套23和凸模块24的大小、规格以及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并无实质性原理的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上模座的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凹模和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卸料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卸料板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下模座的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托料板,下固定板上装有伸出托料板的凸模,托料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定位销;其特征是:所述凸模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组成,每个凸模块的顶部是由平面段和斜面段组成的,凸模块的平面段长度L为I 3mm,凸模块的斜面段倾斜角α为3 5°,凹模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布置的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凹模位于上固定板内并通过螺钉与上垫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上模座的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凹模和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卸料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卸料板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下模座的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托料板,下固定板上装有伸出托料板的凸模,托料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定位销;其特征是:所述凸模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组成,每个凸模块的顶部是由平面段和斜面段组成的,凸模块的平面段长度L为1~3mm,凸模块的斜面段倾斜角α为3~5°,凹模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布置的凹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