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以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3148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以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属于汽车前风窗结构技术领域。该支架用于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所述支架主要由横杆和纵杆基本按“十”字形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其中,横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通风板,横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纵杆的第一端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和安装板的接合处同时固定连接支撑板和安装板,使用该支架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结构刚度提高、固有频率提高,有利于减小车内振动,并且不影响其保护行人碰撞安全的碰撞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前风窗结构
,涉及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的支架、以及安装该支架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可以用于固定支撑前风窗玻璃,一般地,其主要由前风窗玻璃的安装板、支撑板和通风板固定安装组成。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风窗下横梁结构10主要地包括如图1所示的安装板11、通风板12和支撑板13,安装板11用于安装固定前风窗玻璃(图中未示出),通风板12置于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下端,支撑板13置于通风板12与安装板11之间,其具有支撑安装板11和前风窗的功能。同时,在设计前风窗下横梁结构10时,必须考虑其碰撞安全性能。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其头部容易撞击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如果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刚度过高,容易导致被撞击的行人伤亡。因此,为保护行人碰撞安全,现有技术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设计中,需要降低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刚度。图1所示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结构设计考虑了保护行人的因素。在这种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刚度的降低也将导致其支撑板13的模态频率大大降低,其容易导致车辆架构强度降低、车体承载能力减弱,导致出现局部模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的支架,以在兼顾保护行人碰撞安全的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同时、提高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模态刚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按照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架,用于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所述支架主要由横杆和纵杆基本按“十”字形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其中,所述横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通风板,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所述纵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和安装板的接合处同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和安装板,所述纵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通风板。按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架,其中,所述横杆的第一端设置前端支撑脚,所述横杆的第二端设置后端支撑脚;所述纵杆的第一端设置上端支撑脚,所述纵杆的第二端设置下端支撑脚。按照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结构,包括安装板、通风板和支撑板,在所述安装板、通风板和支撑板包围形成的车颈部半封闭空间中安装有以上所述及的任一种支架。按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两个,所述两个固定安装的支架在长度方向上将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三等分。按照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优选地,所述横杆的第一端设置前端支撑脚,所述横杆的第二端设置后端支撑脚;所述纵杆的第一端设置上端支撑脚,所述纵杆的第二端设置下端支撑脚。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支撑脚焊接固定在所述通风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后端支撑脚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上,所述上端支撑脚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和安装板的接合处,所述下端支撑脚焊接固定在所述通风板的底面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支架结构简单,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可以大大加强其安装板和支撑板的模态刚度,使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系统固有频率提高,消除局部模态,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与其它子系统或部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小车内振动,并且不影响其保护行人碰撞安全的碰撞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全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1是现有技术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支架被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下面的描述中,为描述的清楚和简明,并没有对图中所示的所有多个部件进行描述。附图中示出了多个部件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本技术的完全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部件的操作都是熟悉而且明显的。在描述中,使用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等)以及类似术语是以前风窗下横梁结构所应用的汽车的整车坐标系来定义的,这些方向性术语用于相对的描述和澄清,而不是要将任何实施例的定向限定到具体的方向或定向。图2所示为按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支架被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20以及使用该支架的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支架20具体包括 横杆21和纵杆22,在该实施例中,横杆21和纵杆22以板材结构制成,选择使用钢材。横杆21或纵杆22的具体形状和材料不是限制性的。纵杆22基本垂直地固定在横杆21中,从而横杆21可以限制纵杆22相对横杆21在前后方向运动或位移,从而纵杆22和横杆21固定连接形成了大致“十”字形结构,也即实现了 “十”字形连接方式固定。具体地,纵杆22和横杆21之间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焊接固定。横杆21的一端设置前端支撑脚211,横杆21的另一端设置后端支撑脚212 ;前端支撑脚211可以固定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 (如图3和图4所示)的通风板12上,例如,焊接固定在通风板12的内侧面122上;后端支撑脚212可以固定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如图3和图4所示)的支撑板13上,例如,焊接固定在支撑板13的内侧面131上。从而横杆21限制了支架20在前后方向的移动。纵杆22的一端设置上端支撑脚221,纵杆22的另一端设置下端支撑脚222 ;上端支撑脚221可以固定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的支撑板13与安装板11的接合处,例如,焊接固定在支撑板13与安装板11的接合处,此时,支撑板13与安装板11之间也可以但不限于焊接固定连接;下端支撑脚222可以固定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的通风板12上,例如,焊接固定在通风板12的底面121上。从而纵杆22可以实现对安装板11和支撑板13的结构加强。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中,其安装板11同样用于安装固定前风窗玻璃,通风板12置于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下端,支撑板13置于通风板12与安装板11之间,安装板11、支撑板13与通风板12包围形成车颈部半封闭空间,一个或多个支架20 (如图3中所示的支架20a和20b)固定置于该半封闭空间中。在该实施例中,选择固定置放两个支架20a和20b,其中两个固定安装的支架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的长度方向上将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三等分,即支架20a固定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的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长度处,支架20b固定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30的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二长度处。在本技术实 施例中,支架20的横杆21并不限于严格垂直于纵杆22,如图4所示,为垂直固定在通风板12的相向于半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用于安装在前风窗下横梁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要由横杆和纵杆基本按“十”字形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其中,所述横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通风板,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所述纵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支撑板和安装板的接合处同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和安装板,所述纵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的通风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靳春梅顾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