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617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轮毂本体,在内腔中设置车轴,所述车轴通过设于内腔中的轴承与轮毂本体连接,在车轴上设有与轮毂本体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所述轴头螺母外侧的轮毂本体的内腔上开设一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的挡圈。轮毂的内腔开一沟槽,沟槽内可装挡圈,挡圈是在轮毂总成装到车轴上,轴头螺母锁紧后再装的,这样保证了轮毂不会从车轴上脱落,实现了2层保险的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该种结构结构、加工简单,极大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对顾客有一定的吸引了。因此此结构拥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桥所用的轮毂基本上都没有2层保险装置,在轴头螺母锁紧装置失效松动的情况下,车轮螺母极易发生脱出,导致车轮从车桥上脱落,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设计一种二次保险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大保证车轮不会从轮毂上脱落的新型轮毂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轮毂本体,在内腔中设置车轴,所述车轴通过设于内腔中的轴承与轮毂本体连接,在车轴上设有与轮毂本体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所述轴头螺母外侧的轮毂本体的内腔上开设一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的挡圈。上述的新型的轮毂结构,所述挡圈内侧面与轴头螺母外侧面连接。本技术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的优点是:轮毂的内腔开一沟槽,沟槽内可装挡圈,挡圈是在轮毂总成装到车轴上,轴头螺母锁紧后再装的,这样保证了轮毂不会从车轴上脱落,实现了 2层保险的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该种结构结构、加工简单,极大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对顾客有一定的吸引了。因此此结构拥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I的轮毂本体2,在内腔I中设置车轴3,车轴3通过设于内腔I中的轴承4与轮毂本体2连接,在车轴3上设有通过螺纹与轮毂本体2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5,在轴头螺母5外侧的轮毂本体2的内腔I上开设一沟槽6,在沟槽6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5的挡圈7。挡圈7的内侧面与轴头螺母5的外侧面连接。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轮毂本体,在内腔中设置车轴,所述车轴通过设于内腔中的轴承与轮毂本体连接,在车轴上设有与轮毂本体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螺母外侧的轮毂本体的内腔上开设一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的挡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轮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圈内侧面与轴头螺母外侧面连接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轮毂本体,在内腔中设置车轴,所述车轴通过设于内腔中的轴承与轮毂本体连接,在车轴上设有与轮毂本体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所述轴头螺母外侧的轮毂本体的内腔上开设一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的挡圈。轮毂的内腔开一沟槽,沟槽内可装挡圈,挡圈是在轮毂总成装到车轴上,轴头螺母锁紧后再装的,这样保证了轮毂不会从车轴上脱落,实现了2层保险的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该种结构结构、加工简单,极大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对顾客有一定的吸引了。因此此结构拥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文档编号B60B27/02GK203110805SQ20122070966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纪建奕, 赵建斌, 马长城, 李建光, 陈浩 申请人: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轮毂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轮毂本体,在内腔中设置车轴,所述车轴通过设于内腔中的轴承与轮毂本体连接,在车轴上设有与轮毂本体紧固连接的轴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螺母外侧的轮毂本体的内腔上开设一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阻挡轴头螺母的挡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建奕赵建斌马长城李建光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