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0296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装置,其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上;所述铆头装置包括:固定块及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铆头本体;所述铆头本体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及自所述第一凸块延伸出的第三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铆头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凸块,使铆头装置对待铆接设备部分冲压变形即可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待铆接设备容易被冲压成型,且结构简单,提高了铆机本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铆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汽车的组装过程中,许多零部件要通过机械组装在一起,铆接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很广泛的应用。现有铆接机中的铆头接触面为平整面,或是采用圆形接触面,但其皆是以接触面整体与待铆接设备对模,对待铆接设备冲压,这种方式,整体冲压的技术难度较大,且容易损坏待铆接设备,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铆头装置,其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上;包括:固定块及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铆头本体;所述铆头本体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及自所述第一凸块延伸出的第三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凸块的相邻截面周长为依次递增关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凸块为截顶圆锥体形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块为圆柱形状,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铆头本体截面直径,且所述第一凸块远离所述铆头本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三凸块的具有最大周长的截面相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块的数量为4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块的圆形截面边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块起始端自所述第一凸块开始,尾端到达所述铆头本体边缘,且自起始端向尾端过度过程中形成一个坡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铆头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凸块,使铆头装置对待铆接设备部分冲压变形即可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待铆接设备容易被冲压成型,且结构简单,提高了铆机本体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铆头装置的结构示意 其中,附图标记为:铆头装置,100 ;固定块,10 ;铆头本体,30 ;第一凸块,31 ;第二凸块,33 ;第三凸块,35。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述实施例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是以操作者的使用方向为参考方向。参图1,介绍本专利技术铆头装置10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铆头装置100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图中未示出)上,所述铆头装置100包括一固定块10,穿透所述固定块10并可在所述固定块10内活动移动的铆头本体30 ;其中,所述铆头本体30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31,多个第二凸块33,及自所述第一凸块31延伸出的第三凸块35。相应的,所述第一凸块31和所述第二凸块33与所述铆头本体30可一体连接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铆头本体30 一端。相应的,所述第一凸块31为圆柱形状,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铆头本体30截面直径; 相应的,所述第三凸块35的截面周长从前往后依次增加; 特别的,所述第三凸块35为截顶圆锥体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半球体形状; 特别的,所述第一凸块31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三凸块35的后表面相重合,提高了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结合的紧密性,方便铆头装置进入待铆接设备; 相应的,所述第二凸块33的数量设置为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块31的圆形截面边侧;所述第二凸块33起始端自所述第一凸块31开始,尾端到达所述铆头本体30边缘,且自起始端向尾端过度过程中形成一个坡度,从而达到使待铆接设备由局部变形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工艺 上变得简单,更好的达到最理想的铆接效果。另如图1所示,安装有如上述内容所描述的铆头装置100的铆机本体,将待铆接设备固定在铆机本体上,接通电源,铆机本体上设置的气缸推动铆头装置100进行对模操作,由于铆头装置100上设置有自铆头本体30延伸出的第一凸块31及自所述第一凸块31延伸出的第三凸块35,且所述第三凸块35为截顶圆锥体形状,故铆头装置30与待铆接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的精准对模;所述铆头装置100包括具有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块31的圆形截面边侧的4个第二凸块33,并且表面形成坡度,从而有利于使待铆接设备由局部变形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工艺上变得简单,更好的达到最理想的铆接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铆头装置100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凸块35,使铆头装置100对待铆接设备部分冲压变形即可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待铆接设备容易被冲压成型,且结构简单,提高了铆机本体的工作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 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铆头装置,其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头装置包括:固定块及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铆头本体;所述铆头本体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及自所述第一凸块延伸出的第三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的相邻截面周长为依次递增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为截顶圆锥体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为圆柱形状,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铆头本体截面直径,且所述第一凸块远离所述铆头本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三凸块的具有最大周长的截面相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的数量为4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块的圆形截面边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起始端自所述第一凸块开始,尾端到达 所述铆头本体边缘,且自起始端向尾端过度过程中形成一个坡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装置,其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上;所述铆头装置包括固定块及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铆头本体;所述铆头本体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及自所述第一凸块延伸出的第三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铆头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凸块,使铆头装置对待铆接设备部分冲压变形即可逐渐形成规则且牢固的整体变形,待铆接设备容易被冲压成型,且结构简单,提高了铆机本体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1D37/00GK103230976SQ201310154919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沈皓然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头装置,其可活动的连接在与所述铆头装置对应的铆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头装置包括:固定块及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铆头本体;所述铆头本体包括自铆头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及自所述第一凸块延伸出的第三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