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指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它包括有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多根导杆、升降板、轴承座、旋转臂轴、多工位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的下端,旋转臂轴的上端穿过轴承座且与多工位转盘连接,多工位转盘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组件,每组机械手臂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吸嘴头,机械手臂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固定连接,吸嘴头设置在机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缓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气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动取放料,可同时操作多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辅助设备
,特指一种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自动化生产制造行业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自动化生产制造行业中,为了保证产品的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要求,相应地,应用于自动化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各种设备、装置或机器必须能达到要求。目前,在焊接、装配、注塑等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工件进行取料和放料的操作,但是在很多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实施取料和放料的操作,操作不方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吸气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动取放料、可同时操作多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包括有电机底座、设置在电机底座底部的驱动电机、多根导杆、滑动设置在电机底座内的升降板、设置在电机底座顶部的轴承座、旋转臂轴、多工位转盘,多根导杆竖向固定在电机底座上,升降板与多根导杆滑动连接,旋转臂轴竖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的下端,旋转臂轴的上端穿过轴承座且与多工位转盘连接,多工位转盘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组件,每组机械手臂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头,机械手臂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固定连接,吸嘴头设置在机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缓冲器。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导杆为4根。所述导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多工位转盘上端面设有防护罩。所述机械手臂组件为4组。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它包括有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多根导杆、升降板、轴承座、旋转臂轴、多工位转盘,多根导杆竖向固定在电机底座上,升降板与多根导杆滑动连接,旋转臂轴竖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的下端,旋转臂轴的上端穿过轴承座且与多工位转盘连接,多工位转盘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组件,每组机械手臂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头,机械手臂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固定连接,吸嘴头设置在机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缓冲器,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吸嘴头旋转到所需工位,再由升降板带动吸嘴头下降移动到工件表面,使吸嘴头吸附工件,然后再控制吸嘴头上升和旋转到所需工位,完成取料过程,将工件送至指定位置后吸嘴头停止吸气,而将工件放下,完成放料过程,本技术通过吸气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动取放料,可同时操作多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多工位转盘每次转动固定的角度,将多工位转盘的圆周运动改变为多个角度位置的固定作业,可以同时在两条以上的生产线上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电机底座1、设置在电机底座I底部的驱动电机2、多根导杆3、滑动设置在电机底座I内的升降板4、设置在电机底座I顶部的轴承座5、旋转臂轴6、多工位转盘7,多根导杆3竖向固定在电机底座I上,升降板4与多根导杆3滑动连接,旋转臂轴6竖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板4上,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6的下端,旋转臂轴6的上端穿过轴承座5且与多工位转盘7连接,多工位转盘7的周缘设有4组机械手臂8组件,每组机械手臂8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头9,机械手臂8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7固定连接,吸嘴头9设置在机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7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缓冲器10,起到缓冲作用。驱动电机2为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导杆3为4根,导杆3为圆柱形结构,使得升降板4滑动顺畅。多工位转盘7上端面设有防护罩11,防止灰尘进入。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2控制吸嘴头9旋转到所需工位,再由升降板4带动吸嘴头9下降移动到工件表面,使吸嘴头9吸附工件,然后再控制吸嘴头9上升和旋转到所需工位,完成取料过程,将工件送至指定位置后吸嘴头9停止吸气,而将工件放下,完成放料过程,本技术通过吸气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动取放料,可同时操作多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多工位转盘7每次转动固定的角度,将多工位转盘7的圆周运动改变为多个角度位置的固定作业,可以同时在两条以上的生产线上作业,提闻生广效率。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电机底座(I)、设置在电机底座(I)底部的驱动电机(2)、多根导杆(3)、滑动设置在电机底座(I)内的升降板(4)、设置在电机底座(I)顶部的轴承座(5 )、旋转臂轴(6 )、多工位转盘(7 ),多根导杆(3 )竖向固定在电机底座(I)上,升降板(4)与多根导杆(3)滑动连接,旋转臂轴(6)竖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板(4)上,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6)的下端,旋转臂轴(6)的上端穿过轴承座(5 )且与多工位转盘(7 )连接,多工位转盘(7 )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8 )组件,每组机械手臂(8)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头(9),机械手臂(8)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7)固定连接,吸嘴头(9)设置在机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7 )与轴承座(5 )之间设有缓冲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为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为4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为圆柱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转盘(7)上端面设有防护罩(11)。6.根据权利要求1飞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8)组 件为4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辅助设备
,特指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它包括有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多根导杆、升降板、轴承座、旋转臂轴、多工位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的下端,旋转臂轴的上端穿过轴承座且与多工位转盘连接,多工位转盘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组件,每组机械手臂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吸嘴头,机械手臂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固定连接,吸嘴头设置在机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缓冲器,本技术通过吸气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动取放料,可同时操作多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文档编号B25J11/00GK203092564SQ20132001271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汝荣 申请人:东莞市安利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产线多工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电机底座(1)、设置在电机底座(1)底部的驱动电机(2)、多根导杆(3)、滑动设置在电机底座(1)内的升降板(4)、设置在电机底座(1)顶部的轴承座(5)、旋转臂轴(6)、多工位转盘(7),多根导杆(3)竖向固定在电机底座(1)上,升降板(4)与多根导杆(3)滑动连接,旋转臂轴(6)竖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板(4)上,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旋转臂轴(6)的下端,旋转臂轴(6)的上端穿过轴承座(5)且与多工位转盘(7)连接,多工位转盘(7)的周缘设有多组机械手臂(8)组件,每组机械手臂(8)组件包括有机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头(9),机械手臂(8)的一端与多工位转盘(7)固定连接,吸嘴头(9)设置在机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转盘(7)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缓冲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利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