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文钟专利>正文

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13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包括一支撑架、一脚板、一框架、一内轴杆及二后拉杆,该支撑架设于机器人膝部下方邻近二驱动模块的位置,且其顶部设有二第一枢接部;脚板枢设于支撑架的底部;框架定位于第一枢接部之间,且其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一外轴杆,各外轴杆能与各第一枢接部相枢接,并穿过各第一枢接部,以连接各驱动模块;内轴杆贯穿框架的另两对应侧,其一端设有一连接杆;各后拉杆的两端则分别连接连接杆及脚板,在外轴杆及内轴杆分别被带动时,框架及连接杆将能分别前后摆动及左右摆动,以使拉杆能如同人体的小腿肌肉一样控制脚板产生各种踝部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通称,主要用于协助人们进行各种具高危险性、具高精密性或需长时间反复执行的工作,早在1980年代,便有汽车业者利用一种具多关节的机械手臂(robot arm),来提升生产在线的良率及制造效率。时至今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半导体、金属加工、风机制造、太阳能制造业、食品加工与包装、电子、制药等产业,都可见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令业者能通过生产的自动化及机械化,大幅改善生产效率、产品产能、营运成本及工安要求,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为了让机器人能执行更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近年来,有许多的设计者致力于开发人形机器人,以期能使机器人具有手、脚等肢体,进而模拟出人体的实际动作。一般而言,为了能使机器人忠实地呈现出人体般的各种细微动作,设计者必须在机器人上装设多个马达,以将各马达模拟人体的关节分别控制各部位间的弯曲、翻动或扭转。如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的机器人1,该机器人I包括一主体10、二上肢机构11、二下肢机构12及二足部13,其中,下肢机构12还包括一第一驱动模块121、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在邻近机器人膝部关节的位置设有二个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小腿结构包括:一装设于机器人邻近膝部关节下方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顶部定位于各驱动模块之间,且其上两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各第一枢接部上分别开设有一第一枢接孔;一枢接于支撑架底部的脚板,使机器人能通过支撑架和脚板稳固地站立于一平面上;一定位于第一枢接部之间的框架,且其两对应侧面分别设有一外轴杆,各外轴杆分别枢接于各第一枢接孔上,且其一端穿过对应的第一枢接孔,分别连接至各驱动模块,在驱动模块朝同一方向动作时,该框架能以外轴杆为中心,进行前后摆动;一贯穿框架另两对应侧面的内轴杆,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在邻近机器人膝部关节的位置设有二个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小腿结构包括: 一装设于机器人邻近膝部关节下方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顶部定位于各驱动模块之间,且其上两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各第一枢接部上分别开设有一第一枢接孔; 一枢接于支撑架底部的脚板,使机器人能通过支撑架和脚板稳固地站立于一平面上; 一定位于第一枢接部之间的框架,且其两对应侧面分别设有一外轴杆,各外轴杆分别枢接于各第一枢接孔上,且其一端穿过对应的第一枢接孔,分别连接至各驱动模块,在驱动模块朝同一方向动作时,该框架能以外轴杆为中心,进行前后摆动; 一贯穿框架另两对应侧面的内轴杆,且其两端延伸至框架外,该内轴杆的后端固设有一连接杆,在内轴杆被带动旋转时,该连接杆能随之左右摆动; 二后拉杆,其上端分别枢接于连接杆的两端,其下端则分别枢接至脚板上邻近后端的两对应位置,在框架以外轴杆为中心,进行前后摆动时,后拉杆能同时带动脚板,使脚板产生相同的前后摆动, 或在连接杆产生左右摆动的情况下,后拉杆能分别拉动脚板,使脚板产生相同的左右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拉杆模拟人体踝部动作的机器人小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小腿结构还包括一前拉杆,该前拉杆的上端与内轴杆的前端相枢接,其下端则枢接至脚板邻近前端的位置,在框架产生前后摆动时,该前拉杆能拉动脚板,使脚板产生相同的前后摆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文钟
申请(专利权)人:戴文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