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36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消雾流滴长寿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棚膜为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2:1或1:3:1,各层配方是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份组成:外层配方:mLLDPE,LDPE和耐老化剂;中层配方:mLLDPE,LDPE和耐老化剂。内层配方:mLLDPE,LLDPE,LDPE和开口剂。制备方法为将所有原料混合,进入挤出机熔融后经三层共挤模头挤出,高压风机吹账、冷却,薄膜经过牵引,电晕处理,涂覆,烘干,经过牵引辊收卷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产品具有持久流滴消雾和优异透明度,且拉伸强度高、抗穿刺性能优异,涂覆层耐刮擦,寿命长,节能降耗,流滴、消雾功能与薄膜使用寿命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雾流滴长寿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
技术介绍
聚乙烯流滴棚膜是蔬菜种植大棚的主要覆盖材料,约占农业大棚膜薄膜的80%以上。国内现在所用的聚乙烯流滴棚膜,大部分是内添加法生产的,流滴功能的持效期较短,一般只有3-4个月,最长也不超过6个月。受流滴功能期短的限制,农户每年都必须更换新的大棚膜。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作为国内市场最新研发的高端产品,实现了薄膜流滴期和消雾期与聚乙烯棚膜寿命同步。我国于21世纪初开始了湿法涂敷膜的生产。由于目标市场为低端产品,未考虑将透明材料与纳米保温剂引入,也未考虑长途运输和如何让农民更便利的使用,所以湿法涂敷膜至今发展速度不快。目前全国产量约2万吨。2007年国内开始研究干法涂覆膜。最早的产品是由西北某厂生产的。投放市场后由于产品保温效果差、流滴消雾期短等缺点,年产量一般在200吨左右。而徘徊不前,质量不稳定。 真正的PO棚膜是2008年起,进口的涂覆液进入中国市场,加快了国内研发步伐。自创的一步法、两步法涂敷膜生产线也更加完善。产品厚度可做到0.06—0.12_,幅宽4一16m,适合中国的园艺生产。大大方便了农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棚膜为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2:1或1:3:1,各层配方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外层配方:mLLDPE70~90份、LDPE20~10份和耐老化剂10份,耐老化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层配方:mLLDPE60~80份、LDPE30~20份和耐老化剂8~10份,耐老化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内层配方:mLLDPE60~70份,LLDPE20~10份,LDPE8?12份,开口剂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棚膜为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2:1或1:3:1,各层配方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 外层配方: mLLDPE70 90份、LDPE20 10份和耐老化剂10份,耐老化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中层配方: mLLDPE60 80份、LDPE30 20份和耐老化剂8 10份,耐老化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内层配方: mLLDPE60 70 份,LLDPE20 10 份,LDPE8-12 份,开口剂 20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外层和中层配方中的抗氧剂为酚类或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层和中层配方中的光稳定剂为BASF944、BASF3346或天罡HS944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外层和中层配方中的光稳定剂和抗氧剂的使用的重量比为80:15-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内层配方中的开口剂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型持久流滴聚乙烯棚膜,其特征在于: 外层、中层和内层配方中的mLLDPE为埃克森美孚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张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鹤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