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夹自动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6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长尾夹自动装配机,包括下盖板1、后推板2、前推板3、左斜板4、把手定位机构5、左压紧板6、右压紧板7、右斜板8、弹簧9、紧固件10、上盖板11,适用于长尾夹的自动装配。该长尾夹自动装配主要模拟手工装配过程,首先压紧长尾夹把手,然后在长尾夹把手靠近夹体,放开长尾夹把手后使其两个顶端进入夹体,完成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长尾夹自动装配机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用于取代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能提高生产效率五倍以上,具有较大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机,尤其是长尾夹自动装配机,适用于长尾夹自动装配的场合。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做出之前,长尾夹的装配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现有长尾夹手工装配的缺点,提供一种替代手工操作、结构合理、装配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长尾夹自动装配机。长尾夹自动装配机,包括下盖板1、后推板2、前推板3、左斜板4、把手定位机构5、左压紧板6、右压紧板7、右斜板8、弹簧9、紧固件10、上盖板11,其特征是在前推板3上部右端设置一个槽,该槽由导向槽、进料槽、定位槽三部份组成,左压紧板6和右压紧板7设置在前推板3的导向槽内,把手定位机构5设置在前推板3内的定位槽内,把手设置在前推板3的进料槽内,后推板2位于前椎板3左侧,下底面与前推板3的下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后推板2右侧上下两端和前推板3左侧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挂钩连接,后推板2右侧与前推板3左侧之间设置弹簧9,后推板2和前推板3设置在上盖板11内侧的滑槽内,左斜板4和右斜板8分别设置在上盖板11右端上下的凹槽内,下盖板1与上盖板11通过紧固件10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取代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长尾夹自动装配机,包括下盖板1、后推板2、前推板3、左斜板4、把手定位机构5、左压紧板6、右压紧板7、右斜板8、弹簧9、紧固件10、上盖板11,其特征是在前推板3上部右端设置一个槽,该槽由导向槽、进料槽、定位槽三部份组成,左压紧板6和右压紧板7设置在前推板3的导向槽内,把手定位机构5设置在前推板3内的定位槽内,把手设置在前推板3的进料槽内,后推板2位于前推板3左侧,下底面与前推板3的下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后推板2右侧上下两端和前推板3左侧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挂钩连接,后推板2右侧与前推板3左侧之间设置弹簧9,后推板2和前推板3设置在上盖板11内侧的滑槽内,左斜板4和右斜板8分别设置在上盖板11右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四昌计时鸣张宪郑欣荣陆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