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抽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2]上的主行车[3]、小行车[6],主行车[3]、小行车[6]安放在机架[2]的导轨[9]上,链条[10]驱动主行车[3]沿导轨[9]前后移动,主行车[3]上装有顶推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行车[3]车体前端设置有用于拖拉管束的挂板[7]。(*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束抽装机,该管束机适合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抽装作业。
技术介绍
管束抽装机是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抽装作业不可缺少的机械装备,现有的管束抽装机的机架部分采用刚性底架和刚性立式框架组装结构,机架上装配有平衡油缸、动力箱、主行车、小行车、驱动链条等装置。主行车、小行车安放在机架的导轨上,由链条驱动主行车沿导轨前后移动,主行车上装有液压装置,夹紧脚设置在导轨前端,平衡油缸设置在导轨两侧。上述抽装机存在以下缺点1、主行车上的液压装置主要用于完成管束的抽拉和顶推作业。作业时,首先在液压装置的前端装上钢丝绳,用钢丝绳将管束从其外壳中向外拖拉出一段距离;然后再根据抽装管束直径的大小,更换与管束直径相匹配的夹具,向外拖拉管束。整个操作过程不仅复杂,需要反复更换抽拉和顶推装置(夹具),而且一台抽装机还需要配备多个不同宽度的夹具。另外,主行车前后移动仅靠设置在两根导轨之间的一根链条进行驱动,在抽装作业作用力不平衡时,容易造成主行车偏移。2、小行车主要用于在抽装管束作业时,调整管束上下高度,使其高度位置与壳体位置相一致。为了完成上述作业,现有技术采用在小行车托板上面塞填木板方法,调整作业难度较大。3、刚性立式框架主要作为承载体,在抽装机完成抽、装作业时,用于起吊管束。当抽装机完成抽装作业后,需要将刚性立式框架拆掉,才能将管束移走进行清理,不仅作业复杂,而且增加了整机重量。4、现有抽装机所有的液压管路和电器线路均暴露在机架外面,不仅造成整机外观不美观,而且容易在碰撞时造成液压管路和电器线路破损。另外,现有的抽装机只有手动控制一种方式,无法远距离遥控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抽装机,该抽装机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灵活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实现的。一种管束抽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行车、小行车,主行车、小行车安放在机架的导轨上,链条驱动主行车沿导轨前后移动,主行车上装有顶推装置,夹紧脚设置在导轨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行车车体前端设置有用于拖拉管束的挂板。该挂板可以设计成活动结构,用于替代现有抽装机的多个夹具,卡住管束外法兰。当主行车后移时,由挂板直接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上述主行车是实现管束抽装作业的重要机构,主行车主板上面机座中装有由伸缩丝杠及其丝缸驱动机构组成的顶推装置,该顶推装置亦可采用液压油缸,用于顶推管束;主行车主板下面装有连杆及其连杆驱动机构,由连杆带动设置在主行车车体前端的挂板起落。主板两侧各设有一挂环孔,用于连接钢丝绳,以便主行车初始拖拉管束使用。上述主行车的伸缩丝杠前端装有顶盘,用于顶推管束。为了防止主行车工作时,沿导轨左右摆动和上下浮动,主行车主板下面沿两边导轨内侧装有侧导向轮架和防抬起轮架。同时,在两根导轨外侧各设置一根驱动链条。在抽装管束作业时,为了调整和保持管束上下高度位置与壳体上下高度位置相一致,上述小行车的托板下面设有楔形调整滑块,小行车两侧侧壁上安装有螺栓,该螺栓前端固定连接滑块,带动滑块移动,调整小行车托板的上下高度。当抽装机完成抽装作业后,为了方便管束起吊,本抽装机对现有抽装机的机架结构进行了改进。机架只保留底架部分,除掉了原有的刚性立式框架,并在机架两侧设置有吊耳。利用吊耳通过钢丝绳与吊具相连接,当需要将管束移走进行清理时,只需将钢丝绳放开既可,方便了作业,减轻了整机重量。同时,上述机架底梁和导轨可采用中空内腔结构,底梁和导轨前端夹紧油缸后面的内腔中装有液压管路和电器控制线路,避免管路和线路暴露在机架外面。同时,其中一底梁采用中空密封结构,作为液压油腔,由油腔引出的液压管路与平衡液压油缸和夹紧油缸相连接;另一底梁的内腔中装有电器控制器。另外,本抽装机两根导轨的前端上面还可各设置一凸起,以便抽、装时托起管束。为了在抽装作业时,适当调整夹紧脚与管束壳体接触位置,本抽装机的平衡油缸设置在导轨两侧,夹紧脚设置在导轨前端,利用导轨内腔作为液压油缸体,用活塞杆连接夹紧脚,使夹紧脚能够根据作业具体情况左右转动,进而与机架两侧的平衡油缸配合,适当调整管束壳体位置,使管束上下、左右位置能够正好对准管束壳体内腔,方便了管束的抽装作业。本技术所提供的管束抽装机,克服了现有抽装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灵活方便,整机重量轻,造价低等优点。操作控制可采用手控和远距离遥控控制两种控制方式,方便了用户使用,适合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抽装作业。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抽装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行车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行车结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小行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管束抽装机的机架2采用无缝厚皮矩形管作为侧梁21与五根横底梁22焊接而成,侧梁21的外侧焊接有四个吊耳23。两根导轨9采用无缝厚皮矩形管制成,固定在底梁22上。其中一底梁采用中空内腔密封结构作为液压油腔221,引出的液压管路与平衡液压油缸4和夹紧油缸51相连接;另一底梁22内腔中装有电器控制器222。导轨9前端内腔分别装有夹紧油缸51,并通过活塞杆52连接夹紧脚5,作业时将抽装机与管束外法兰紧密连接在一起;导轨9内腔中油缸51后面装有液压管路和电器线路,以避免管路和线路暴露在机架外面。上述导轨9前端上面各设置一凸起91作为接手,以便将抽出的管束托在上面。凸起91后面的导轨9上安放有两部小行车6,小行车6的托板61下面设有楔形调整滑块62,小行车6两侧侧壁63上安装有螺栓64,该螺栓64前端固定连接滑块62,带动滑块62移动,用于调整小行车托板的上下高度。在抽出或安装管束时,两部小行车6分别置于管束的中后部及后部,以承担管束二分之一重量。主行车3的主板31下面设有行车轮35,行车轮35安放在导轨9上,链条10分别设置在导轨9外侧,用于驱动行车轮35沿导轨9前后移动;主板31两侧各设有一挂环孔32,用于连接钢丝绳,以便主行车3初始拖拉管束使用。主行车的顶推装置8设置在主板31上面,丝杠机座81装有伸缩丝杠84及其驱动装置82,伸缩丝杠84前端装有顶盘83,驱动装置82由电机821、皮带传动822和驱动蜗杆823组成。本机采用伸缩丝杠结构,在安装管束时不用任何夹具,便可直接将管束装入罐内。主行车3下面装有电机驱动机构71及其连杆72,连杆72带动设置在主行车3车体前端的挂板7起落。在抽出管束后,主行车3前移至管束法兰后面时,挂板7由连杆72带动升起,挂靠在管束法兰后面;主行车3后移,通过挂板7将管束全部抽出,主行车承担管束前端二分之一重量。为了防止主行车工作时,沿导轨9左右摆动和上下浮动,主行车主板31下面沿两边导轨9内侧装有侧导向轮架33和防抬起轮架34。上述导轨9末端安装有动力箱1,该动力箱1包括电机11、由电机11通过皮带12带动齿轮13,再由齿轮13驱动链条。导轨9两侧设置有平衡油缸4,油缸4的活塞前端装有钢丝绳41。权利要求1.一种管束抽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行车、小行车,主行车、小行车安放在机架的导轨上,链条驱动主行车沿导轨前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张永盛,杨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白云机电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