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金属吡啶薄膜(Pd/bpy/Pt/bpy)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金属源为K2PdCl4和K2PtCl4,bpy为4,4-联吡啶,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在固体基片上制备交替沉积(Pd/bpy/Pt/bpy)n薄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烯烃催化加氢反应,可多次重复使用。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应用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金属吡啶复合薄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利用金属钯和钼与吡啶氮之间的配位键作用,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在固体基片上制备形成双金属薄膜催化剂,该薄膜可以用于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属于催化剂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氢化反应在石油炼制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加氢精制,以脱除油品中存在的含氧、硫、氮等杂质,并使烯烃全部饱和、芳烃部分饱和,以提高油品的质量。催化加氢一般生成产物和水,不会生成其它副产物(副反应除外),产品收率高、质量好,具有绿色化的化学反应和原子经济性。催化加氢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是钼基和钯基催化剂,它们都是催化加氢的能手,具有很大的活性和极优良的选择性,一般催化剂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有着反应速率高,用量少,产量高,条件温和等优点,但它难与产物分离,容易污染产物等缺点阻碍了它在工业方面的应用,而异相催化剂虽然反应速率较均相的慢一些,但其易于分离(一般利用过滤,磁力吸附等手段)等优点使其格外受工业青睐。目前,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一般都是负载型催化剂,如Pt/c、Pt/Al203、Pd/Al203、Pd/C、Pd/BaS04、Pd/硅藻土、PdO2, Ru-Pd/C等,这种负载型催化剂可以利用过滤或磁力吸附等手段,使产物和催化剂得到分离。另外,膜催化 技术是当前众多催化反应技术中非常有前途的一个领域,它可以同时完成催化反应和产品分离两大任务。利用膜作为一种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是膜科学和膜材料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到目前为止,膜催化技术,与颗粒型催化剂相比,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目前制备贵金属复合膜,一般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热喷和化学镀饰等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昂贵。我们利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利用金属钯和钼与吡啶氮之间的配位键作用,在固体基片上制备双金属吡啶薄膜催化剂,该薄膜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对烯烃和硝基苯的催化加氢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制备了双金属吡啶薄膜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对烯烃加氢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本专利技术结构式为(Pd/bpy/Pt/bpy)n的复合薄膜,其中bpy为4,4_联卩比唳;其结构为层层自组装。所述的Pd的金属源为K2PdCl4 ;所述的Pt的金属源为K2PtCl415所述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I)基片的清洗,并进行聚乙烯亚胺(PEI)修饰;(2)将步骤(I)获取的基片依次浸入K2PdCl4溶液、bpy的乙醇溶液、K2PtCl4溶液和bpy (5 mM)的乙醇溶液中,每个沉浸步骤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吹干;(3)重复步骤(2),制备获得所述复合薄膜。所述的复合薄膜用于催化烯烃加氢反应。所述的烯烃为苯乙烯、4-溴苯乙烯、硝基苯、4-硝基苯乙烯、肉桂酸乙酯、芳樟醇或与前述烯烃分子具有相同基团的有机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利用联吡啶作为金属的联结基元,通过金属钯与钼和联吡啶氮之间形成的配位键作用,在固体基片上自组装制备钯钼双金属吡啶薄膜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较高的催化活性。制备条件温和,方法简易,无需特殊的设备,成本低廉。并且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在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催化加氢反应。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Pd/bpy/Pt/bpy)n复合薄膜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仪器型号为Lambda35光谱仪,产家为美国的Perkin-E lmer。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Pd/bpy/Pt/bpy)n复合薄膜制备首先,对石英片(25 mm X 12 mm X I mm)或普通玻璃进行清洗:将基片置于98%H2SO4与30% H2O2 (体积比7:3)的混合液中于80 °C下浸溃处理4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H20:H202:NH3=5:1:1 (体积比)的混合液中于80 °C下浸溃处理2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氮气吹干,即得到成膜待用基片。再将基片进行PEI修饰:将经过前述处理程序的基片浸入10 mg/mL的PEI溶液中放置2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氮气吹干。然后再把经过PEI修饰的基片,依次浸入浓度为5 mM K2PdCl4溶液、bpy的乙醇溶液、K2PtCl4溶液和bpy的乙醇溶液中,分别放置30分钟,每个沉浸步骤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氮气吹干;重复循环以上步骤即可制得所需的(Pd/bpy/Pt/bpy)n复合薄膜。实施例2: (Pd/bpy/Pt/bpy)n复合薄膜催化苯乙烯加氢反应苯乙烯(0.5 mmol)、无水乙醇(10 ml)和修饰(Pd/bpy/Pt/bpy)5薄膜的固体基片一起加入到试管里,试管用塞子密封后,用氢气填充,再抽真空,连续抽三次,混合物在氢气(1.2 atm)氛围里,温度34 °C,以一定搅拌速度进行反应。反应40分钟结束后,催化剂直接取出,不需要特殊分离,产率(99%)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得,产物直接减压蒸馏,得到产物,产物通过氢谱(1HNMR)进行表征。其后,催化剂继续进行实施例2的催化反应,五次反应后,产率没有明显的降低。实施例3:薄膜在不同底物的催化性能测试表I为6种不同底物的催化性能测试数据,反应条件为:底物(0.5 mmol),无水乙醇(10 ml),氢气(1.2 atm),反应温度34 °C。产率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具体反应步骤参照实施例2。表1.薄膜在不同底物的催化性能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结构式为(Pd/bpy/Pt/bpy)n的复合薄膜,其中bpy为4,4?联吡啶;其结构为层层自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式为(Pd/bpy/Pt/bpy)n的复合薄膜,其中bpy为4,4-联卩比唳;其结构为层层自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的金属源为K2PdCl4;所述的Pt的金属源为K2PtCl4O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基片的清洗,并进行聚乙烯亚胺修饰; (2)将步骤(I)获取的基片依次浸入浓度为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水英,曹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