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5339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天然沸石为载体,通过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在其表面的原位聚合来制备对环境无害的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这种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的表面带有正电荷,不仅对水中的带有负电荷的污染物如Cr2O72-、腐植酸和刚果红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抑菌抗菌功效,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体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所得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与未改性的天然沸石相比,其对水中阴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沸石表面的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现场聚合方法以及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污染日趋严重和可用水资源的逐渐匮乏,污水处理,生态农业,及水资源保护等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一方面,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肥和农药自土壤中流失而产生的污水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大部分江河流域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地表水已进入富营养化阶段,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重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I / 4,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但水资源的有效使用率,特别是农业用水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水污染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一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来水水源的水质恶化及污染如太湖蓝藻事件,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根治方法;水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区域分配不均已严重影响我国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的恶化趋势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天然沸石的清洗:将天然沸石和蒸馏水按重量比1:20?30进行混合,搅拌30?40分钟后过滤,重复该步骤3?4次,然后干燥备用;(2)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在天然沸石表面的现场聚合:将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搅拌或震荡30?40分钟,使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充分水解,加入清洗过的天然沸石,搅拌或震荡30?40分钟,然后加入3?5mol/L强酸水溶液,在0~100℃下搅拌或震荡反应1至72小时,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和天然沸石的重量比为1:5~10000,强酸水溶液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1000...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01 CN 201310111353.41.一种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天然沸石的清洗: 将天然沸石和蒸馏水按重量比1:20-30进行混合,搅拌30-40分钟后过滤,重复该步骤3-4次,然后干燥备用; (2)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在天然沸石表面的现场聚合: 将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搅拌或震荡30-40分钟,使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充分水解,加入清洗过的天然沸石,搅拌或震荡30-40分钟,然后加入3-5mol/L强酸水溶液,在O 100°C下搅拌或震荡反应I至72小时,硅氧烷季铵盐单体化合物和天然沸石的重量比为1:5 10000,强酸水溶液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 1000,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的天然沸石直到洗涤液的pH显中性,然后干燥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季铵盐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杰陆佳杰焦玉超李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