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纳米杂化功能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目前,对重金属的处理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使溶解性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或难溶的金属化合物,从而将其从废水中去除,如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电解法、铁氧化体法、离子浮选法、隔膜电解法等;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情况下进行浓缩分离,如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等。但由于受污染水体组分复杂,竞争离子浓度高等特性,难以实现废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深度净化,难以达到越来越严苛的重金属控制标准要求。如化学沉淀法可快速高效的实现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但处理深度不高;膜分离法虽然处理深度较好,但投资和运行成本偏高以及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膜再生,膜浓液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离子交换法工艺简单,对重金属处理深度较好,但其存在吸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选择性不高,吸附容量低,再生频繁等问题。氧化锆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层状介孔材料。氧化锆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优异的热、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并且可以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该类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在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载锆纳米杂化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⑴以氧化锆为前驱体,氢氧化钠或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前驱体扩散?原位沉积技术将无机纳米氧化锆固定于离子交换树脂上,负载的氧化锆质量百分比以锆计为5%?30%,制得纳米氧化锆?球形交换树脂杂化吸附材料;⑵将受污染水温度控制在5℃~55℃,pH控制在3~7范围内,以10~50BV/h流速顺流通过装填有杂化吸附材料的固定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载锆纳米杂化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以氧化锆为前驱体,氢氧化钠或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前驱体扩散-原位沉积技术将无机纳米氧化锆固定于离子交换树脂上,负载的氧化锆质量百分比以锆计为5%-30%,制得纳米氧化锆-球形交换树脂杂化吸附材料; ⑵将受污染水温度控制在5°C 55°C,pH控制在3 7范围内,以10 50BV/h流速顺流通过装填有杂化吸附材料的固定床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载锆纳米杂化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后的杂化材料,用0.02M 0.50M HNO3或HCl与5% 20%的Ca(NO3)2或NaCl的混合液脱附,脱附后用清水充分清洗吸附剂2-5BV,过滤分离后,将脱附后的杂化吸附材料返回权利要求1的步骤(2)吸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瑞,杜青,焦体峰,张兆祥,纪现凯,王素凤,孙奇娜,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