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家铭专利>正文

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543346 阅读:5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该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以微阵列形式分布在芯片上,纳米粒以脂质和聚合物的混合物为壳材,内部包埋带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表面负载各种配体。该生物芯片可以特异性地捕获血液中的外泌体并与之融合,在不破坏外泌体的情况下,检测到外泌体内的信使RNA和/或小分子RNA并产生荧光信号,同时对荧光信号进行放大。对于检测癌症早期含有一个或少量目标RNA的外泌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同时该生物芯片具有快速、简便、灵敏、选择性高、低成本等优点,可用于各种疾病、生物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分子检测。

An immune lipid 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biochip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disease det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biological immune lipid chip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disease detection. The immune lipid 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to form distributed in the microarray chip, with a mixture of lipid and polymer nanoparticles as the shell material, the internal bag buried with fluorescent label probe. The immune 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loaded lipid ligands. The biochip can specifically capture exosomes in blood and fusion, without destroying the exosome case detected in vivo excretion of messenger RNA and / or small molecule RNA and fluorescence signal, while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amplification. The presence of one or a small amount of target RNA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has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biochip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imple, sensitive, selective, low cost and so on. It can be used in molecular detection of various diseases, biological and foo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外泌体是细胞外泌的微小膜泡,大小在50-150nm,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可以稳定地存在于血液中。已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血液中的外泌体浓度比正常人高,近年来发现外泌体内含多种功能性分子,例如:信使RNA(mRNA)、小分子RNA(microRNA)、DNA片段、蛋白质和多肽等。鉴于mRNA和microRNA在调节基因表达和其突变体的功能障碍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它们已成为癌症检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定量测定外泌体中的目标mRNA和microRNA是实现癌症非侵入性检测的有效手段,对于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满足对患者高频监测的需求,减轻患者痛苦等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目前,人血液中的mRNA和microRNA可以通过qRT-PCR、微阵列和RNA测序技术来实现定量测定。通过收集血液中所有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来定量其中的目标RNA,然而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只占所有外泌体的一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710054144.html" title="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包括:(a)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和芯片;(b)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被锚定在芯片表面;(c)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内含分子探针,包括传统型对称式分子信标、新型锚点引发式分子信标或发夹DNA循环回路;(d)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表面具有特异结合能力的配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包括:(a)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和芯片;(b)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被锚定在芯片表面;(c)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内含分子探针,包括传统型对称式分子信标、新型锚点引发式分子信标或发夹DNA循环回路;(d)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表面具有特异结合能力的配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a)金涂层的固体基板,所述固体基板为玻璃,硅晶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陶瓷;(b)装载液体样本的软体孔板,所述软体孔板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苯醚(PPO)或其它工程塑料;(c)软体孔板为m×n孔板,m(行)×n(列)排列,m为1~16,n为1~24。每一孔的尺寸为3到4毫米,孔与孔的间距(中心点间距)为4.5到5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为下述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1,2-二-O-十八碳烯基-3-三甲基丙烷(DOTMA),1,2-二油酰-3-三甲基-丙烷(DOTAP),1,2-二-O-十八碳烯基-3-二甲基丙烷(DODMA),1,2-二油酰-3-二甲基-丙烷(DODAP),1,2-二油酰-sn-甘油-磷酸乙醇胺(DOPE),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DPPC),1-1,2-二油酰-sn-甘油-3-磷酸胆碱(DOPC),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生物素(DSPE-PEG-Biot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醇酸或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至少一种,所述共聚物中乳酸与乙醇酸的质量比为40:60~95: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道尔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和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95~70:3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探针为带荧光标记的传统型对称式分子信标、新型锚点引发式分子信标或发夹DNA催化回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锚点引发式分子信标,其特征在于在5’或3’末端自身形成一个12个碱基对左右的发夹结构并且5’(3’)末端比3’(5’)末端多出6个未配对碱基左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铭盛燕
申请(专利权)人:胡家铭盛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