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677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包括上端面挡圈、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上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下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下端面外侧,上端面挡圈上设有出油槽,导油槽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上端面挡圈的出油槽的外侧,出油槽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润滑结构加快了冷冻油的流动性,使油循环中冷冻油量充足,提高了定子的冷却效果,降低了系统的热损耗,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并最终实现了降低冰箱耗电量的效果,节省了能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crankcase for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ressor crankcase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ring,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oil guide groove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end ring, retainer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rankcase, outside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retainer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rankcase, ring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groove, a lateral oil the oil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groove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crankcase, the upper end ring, the ends of oil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il guide groov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ring. The utility model accelerates the flow of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oil, the refrigerant oil circulating supply,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stator, reduce the heat loss of the system, make the system more stable, and ultimately achieve a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effect, sav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制冷压缩机运行时,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冷冻油会借由曲轴的转动,沿着曲轴内部油孔壁、外部螺旋油槽向上运动,一部分从曲轴与曲轴箱配合的间隙处向上渗出,另一部分则经过曲轴一连杆一活塞销一活塞,这两部分油除了一小部分进入冰箱系统,一小部分经撞击而飞溅到壳体上,其余大部分冷冻油将通过曲轴箱上端面的导油通孔向下滴入转子和定子,最终回到壳体底部,完成一次压缩机内的油循环。传统的设计思路是在曲轴箱上端面处直接开通孔,排布位置大多设置在曲轴箱上端面,排布形状和数量不唯一。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曲轴箱的油路润滑结构,可以提高油循环中冷冻油的循环量,进一步稳定关键零部件的运行温度,可以减少零件磨损,延长压缩机寿命。这样,在冰箱的匹配中,压缩机的功耗更稳定,从而降低冰箱耗电量。图1和图2所示为制冷压缩机用曲轴箱的一种现有油润滑结构,其导油孔I设置在曲轴箱上端面。该种油润滑结构的优点为:导油孔I为一次铸造成型,对后期机加工无影响。缺点为:曲轴箱上端面残余油量较多,受导油孔位置的制约,表面流动性较差,导致实际油循环中冷冻油量不足,如要增加循环量则需要多加冷冻油,但这样会提高压缩机成本,而且冷冻油充注量过多还可能导致压缩机喷油等不良现象。同时,冷冻油顺着导油孔I向下流动,大部分进入了转子,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定子的冷却效果(在压缩机运行时,定子为主要发热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冷冻油的流动性好、油循环中冷冻油量充足、定子的冷却效果好的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包括上端面挡圈、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所述上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下端面外侧,所述上端面挡圈上设有出油槽,所述导油槽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上端面挡圈的出油槽的外侧,所述出油槽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油槽和所述下端面挡圈相接。上述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所述上端面挡圈为一圆环,所述圆环上设置有两处所述出油槽,所述导油槽与一侧的所述出油槽相接。上述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所述上端面挡圈的出油槽宽度与所述导油槽的宽度相同。上述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所述导油槽为内高外低的斜槽。上述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所述下端面挡圈是沿曲轴箱下端面边缘增设的一定高度的台阶。上述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所述上端面挡圈、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均为一次铸造成型。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它通过上端面挡圈提高了曲轴箱表面冷冻油的流动性,使得残余在表面的冷冻油参与整个压缩机内部的油循环;通过导油槽进一步加快了冷冻油的流动性,使油循环中冷冻油量充足;通过下端面挡圈使冷冻油大部分进入定子,提高冷却定子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热损耗,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并最终实现了降低冰箱耗电量的效果,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制冷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示意图;图2是相对于图1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制冷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示意图;图4是相对于图3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曲轴箱导油槽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包括上端面挡圈2、导油槽3和下端面挡圈4、5、6、7、8、9。上端面挡圈2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下端面挡圈4、5、6、7、8、9分别设于曲轴箱的下端面外侧。上端面挡圈2为一圆环,在圆环上设置了两处出油槽。导油槽3的内端与上端面挡圈2的一侧出油槽相接,出油槽的宽度与导油槽3的宽度相同,导油槽3的外端与下端面挡圈8连接。如图3和图5所示,导油槽3为斜槽,内高外低,提高了冷冻油的流动性。如图4所示,下端面挡圈4、5、6、7、8、9的结构设计是沿曲轴箱下端面边缘增加一定高度的台阶,使得从导油槽3流下的冷冻油能够沿着下端面挡圈4、5、6、7、8、9向曲轴箱外部滴下。冷冻油在曲轴箱上端面的中心凹槽处积满后,从上端面挡圈2的两个出油槽处流出,一部分直接流进导油槽3,另一部分沿上端面挡圈2的外壁最终流进导油槽3,在冷冻油到达曲轴箱下端面后,沿下端面挡圈4、5、6、7、8、9向外滴下,绝大部分冷冻油滴入定子中。本技术结构中曲轴箱上无需再设导油通孔,它通过上端面挡圈2的设计提高了曲轴箱表面冷冻油的流动性,使得残余在表面的冷冻油参与整个压缩机内部的油循环;通过导油槽3的设计,进一步加快了冷冻油的流动性;通过下端面挡圈4、5、6、7、8、9使冷冻油大部分进入定子,提高定子的冷却效果,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热损耗,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并最终实现了降低冰箱耗电量的效果,节省了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面挡圈、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所述上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下端面外侧,所述上端面挡圈上设有出油槽,所述导油槽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上端面挡圈的出油槽的外侧,所述出油槽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油槽和所述下端面挡圈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面挡圈、导油槽和下端面挡圈,所述上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端面挡圈设于曲轴箱的下端面外侧,所述上端面挡圈上设有出油槽,所述导油槽设于曲轴箱的上端面上、所述上端面挡圈的出油槽的外侧,所述出油槽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油槽和所述下端面挡圈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曲轴箱的油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挡圈为一圆环,所述圆环上设置有两处所述出油槽,所述导油槽与一侧的所述出油槽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韦林姚辉军方伟涛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