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549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通风孔面积达到最大化,后端盖结构强度较强;通风效果达到最优化,降低电机温升;减低电机材料成本,达到降本节材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
技术介绍
由于塑封定子组件内径(Φ 2)与后端盖I内径(Φ )在数值上相差很小,故现有盘管塑封定子结构共有两类,一类为无通风孔结构;一类为有较小通风孔结构;无通风孔盘管电机的散热效果差,电机温升值较高,需增加成本来减低电机温升;有较小通风孔盘管电机虽然通风效果稍好,但由于通风面积较小,故温升减低不是很明显;盘管电机安装好减震圈后,由于减震圈3外径(Φ 3)大于塑封定子组件2内径(Φ 2),所以减震圈3完全覆盖住较小通风孔,降低了通风孔的通风效果,使电机温升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圈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上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风孔面积达到最大化,后端盖结构强度较强;通风效果达到最优化,降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金云川王飞飞孙琦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