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195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内转子(1)、电机定子组合(2)和电机尾罩(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电机定子组合(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线圈绕组(21)、铁心叠片(22)和定子外套(23),所述定子外套(23)内开有环形冷却水腔(23a),并通过冷却水腔盖板(24)将环形冷却水腔(23a)密封,所述定子外套(23)的外侧壁上装有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所述进水管(25)、出水管(26)分别与环形冷却水腔(23a)相通。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显著提高了内转子电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散热的内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分为内转子电机和外转子电机。转子和电机主轴一起转,电机机座固定的是“内转子电机”;转子随着电机外壳一起旋转,电机主轴固定的是“外转子”电机。简单地说,前者用外壳做定子,内部和主轴做转子;后者是用外壳做转子,内部和主轴做定子。电机工作时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线圈绕组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电机内部的热量不及时散发掉,将会影响到电机的正常工作、使用性能和寿命。传统的冷却采用安装冷却风扇的方式加速空气流通,从而实现风冷,但是冷却效果非常有限,并且安装风扇占用空间,影响了电机的整体布置。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风冷显然已无法电机的冷却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水冷实现降温的内转子电机,以提高内转子电机的散热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内转子(I)、电机定子组合(2)和电机尾罩(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电机定子组合(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线圈绕组(21)、铁心叠片(22)和定子外套(23),关键在于所述定子外套(23)内开有环形冷却水腔(23a),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内转子(1)、电机定子组合(2)和电机尾罩(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电机定子组合(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线圈绕组(21)、铁心叠片(22)和定子外套(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外套(23)内开有环形冷却水腔(23a),并通过冷却水腔盖板(24)将环形冷却水腔(23a)密封,所述定子外套(23)的外侧壁上装有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所述进水管(25)、出水管(26)分别与环形冷却水腔(23a)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内转子(I)、电机定子组合(2)和电机尾罩(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电机定子组合(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线圈绕组(21)、铁心叠片(22)和定子外套(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外套(23)内开有环形冷却水腔(23a),并通过冷却水腔盖板(24)将环形冷却水腔(23a)密封,所述定子外套(23)的外侧壁上装有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所述进水管(25)、出水管(26)分别与环形冷却水腔(23a)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5)与出水管(26)的夹角为180°,且进水管(25)与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华冉毅刘芝键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