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30870 阅读:8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7 22:44
一种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包括壳体、承力梁、前承力拉杆、后承力拉杆、反推力门、同步机构、液压分配阀、液压作动筒、供油回油系统和操纵联锁机构。所述操纵联锁机构由联动凸轮、滑轮、支架、限位块、第一转轴、拨杆、操纵凸轮、转换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二转轴和导轨组成。当反推门意外打开时,所述联动凸轮向后运动,触碰操纵凸轮的摇臂,使操纵凸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发动机油门杆转换至小转速状态。当反推门因故障卡滞在某一角度位置,即反推门无法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时,所述联动凸轮通过限位块和操纵凸轮的摇臂的角向限位,限制操纵凸轮的旋转角度,从而控制发动机油门杆只能在小转速范围内操纵。

Clamshell thrust reverser

A clamshell type reverse thru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orce bearing beam, bearing pull rod, bearing pull rod, reverse thrust door, synchronous mechanism, hydraulic distribution valve, cylinder, fuel oil retur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the interlocking mechanism. The operation interlocking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linkage cam, a pulley, a bracket, a limit block,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hifting rod, a control cam, a converter, a first pull rod, a second pull rod,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guide rail. When the door is opened accidentally, the linkage cam moves backwards and touches the rocker arm of the control cam, so that the operating cam rotates counterclockwise to drive the throttle lever of the engine to be converted to a small speed state. When the door card lag due to failure of backstepping positions in an angle, the backstepping door can not be fully open or fully closed, the cam linkage by limiting block and manipulation of cam rocker angle to limit, restrict the use of cam rotation angle, so as to control the engine throttle control only in small speed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蛘壳式反推力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上常见的减速装置为阻流板和反推力装置,但是阻流板的效率过低,因此大、中型飞机普遍使用反推力装置减速。蛘壳式反推力装置的特点是所产生的反推力相对于最大正推力的比值大(即反推效率较高),比较适合中(小)涵道比、中等推力的发动机减速,但现有反推力装置由于结构问题,当反推门意外打开时,或反推门因故障卡滞时,难于将发动机油门转换到最小反推力转速,或控制发动机油门杆在小转速范围内操纵,因而易发生飞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以提高工作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包括壳体、承力梁、前承力拉杆、后承力拉杆、反推力门、同步机构、液压分配阀、液压作动筒、供油回油系统和操纵联锁机构,所述承力梁为两套,分别安装在壳体外壁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承力拉杆为四套,两两对称铰连在两套承力梁上,所述后承力拉杆为四套,两两对称铰连在两套承力梁上且位于前承力拉杆之后,所述反推门为两扇,呈蛘壳式对称安装,其中一扇反推门的侧面前端和侧面后端分别与位于两承力梁(壳体上部的承力梁和壳体下部的承力梁)同一侧的两套前承力拉杆和两套后承力拉杆连接,另一扇反推力门的侧面前端和侧面后端分别与位于两承力梁(壳体上部的承力梁和壳体下部的承力梁)另一侧的两套前承力拉杆和两套后承力拉杆连接;所述液压作动筒为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承力梁内,所述同步机构为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承力梁内,安装在同一承力梁内的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与同步机构的同步器连接,所述四套前承力拉杆各配置一套联接拉杆,联接拉杆的一端与前承力拉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连接的前承力拉杆对应的承力梁内的同步机构中的同步器连接;所述液压分配阀与供油回油系统的供油管、回油管及连接液压作动筒正推力腔的管件和反推力腔的管件连接;所述操纵联锁机构由联动凸轮、滑轮、支架、限位块、第一转轴、拨杆、操纵凸轮、转换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二转轴和导轨组成,所述支架安装在发动机上,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操纵凸轮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转轴上并与发动机油门杆相连,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操作凸轮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支架上,其安装位置在第一转轴下方且与第一转轴相隔一间距,所述转换器和拨杆通过轴承铰接在二转轴上,且转换器与拨杆连接实现联动,所述滑轮铰接在转换器上,可沿操纵凸轮的圆弧面运动,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拨杆铰连,其另一端与液压分配阀连接,所述导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联动凸轮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导轨连接,其另一端与前承力拉杆连接,将前承力拉杆的运动通过导轨传递给联动凸轮使其发生移动,通过联动凸轮的移动带动操作凸轮转动。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其同步机构包括安装座、同步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在承力梁上,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相隔一间距平行安装,它们的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安装座上,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承力梁上,所述同步器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中心线相同的套筒,其另一侧设置有一个套筒,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同步器两侧设置的套筒分别套装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同步器通过其主体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用螺杆与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同步器通过其主体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用螺杆与联接拉杆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其液压作动筒包括筒身、前盖、后盖、活塞、活塞杆、第一输油管、缓冲弹簧和第二输油管,所述前盖安装在筒身的前端面,所述后盖安装在筒身的后端面,所述活塞安装在筒身的内腔中,将筒身内腔分隔为反推力腔和正推力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连,其另一端穿过后盖上设置的中心孔伸出筒身,所述第一输油管设置在前盖,所述第二输油管设置在后盖,所述缓冲弹簧安装在反推力腔内并与前盖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将油门操纵杆拉到正推力位置,供油回油系统提供的高压油经液压分配阀同时作用于两套液压作动筒的正推力腔,两套液压作动筒的反推力腔与供油回油系统的回油油路相通,反推门的机械锁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液压作动筒活塞两侧的压差使得反推门保持关闭状态;将油门操纵杆拉到反推力位置,供油回油系统提供的高压油经液压分配阀同时作用于两套液压作动筒的反推力腔,两套液压作动筒的正推力腔与供油回油系统的回油油路相通,反推门机械锁处于打开状态,两套反推门同时打开遮断向后排气的气流方向,使气流从喷口的左右两侧向前喷出,气流反作用在反推门上的力形成反向推力。当反推门意外打开时,操纵联锁机构中的联动凸轮向后运动,触碰操纵凸轮的摇臂,使操纵凸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发动机油门杆转换至小转速状态。当反推门因故障卡滞在某一角度位置,即反推门无法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时,操纵联锁机构中的联动凸轮通过限位块和操纵凸轮的摇臂的角向限位,限制操纵凸轮的旋转角度,从而控制发动机油门杆只能在小转速范围内操纵。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中的操纵联锁机构的结构,使得反推门意外打开时,能将发动机油门转换到最小反推力转速,反推门因故障卡滞时,能限制操纵凸轮的旋转角度,从而控制发动机油门杆只能在小转速范围内操纵。2、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中的两扇反推门能够同时打开或者关闭,工作安全稳定,可靠性高。3、通过液压作动筒正、反推力腔的液压油的压力差来控制反推门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使反推门有较短的打开和关闭响应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处于正推力状态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处于反推力状态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中的液压作动筒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中的操纵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中的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中,1-液压油箱,2-柱塞泵,3-单向阀,4-地面供油阀,5-地面回油阀,6-供油油滤,7-卸载阀,8-回油油滤,9-温差阀,10-放油阀,11-压力表接头阀,12-充气接头组件,13-蓄压器,14-液压分配开关,15-液压作动筒(15-1:前盖、15-2:第一输油管、15_3:缓冲弹簧、15-4:筒身、15-5:活塞、15-6:第二输油管、15_7:后盖、15_8:反推力腔、15_9:正推力腔、15-10:活塞杆),16-壳体,17-承力梁,18-前承力拉杆,19-后承力拉杆,20-联接拉杆,21-同步机构(21-1:安装座、21-2:同步器、21-3:第一导杆、21-4:螺栓、21_5:第二导杆、21-6:第一连接孔、21-7:第二连接孔、21-8:第三连接孔),22-蛘壳式反推门,23-防火墙,24-反推门机械锁,25-信号器,26—信号灯,27-操纵联锁机构(27_1:联动凸轮、27-2:滑轮、27-3:支架、27-4:限位块、27_5:第一转轴、27_6:拨杆、27_7:操纵凸轮、27_8:转换器、27-9:第一拉杆、27-10:第二拉杆、27-11:第二转轴、27-12:导轨),28_供油管,29-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蛘壳式反推力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圆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包括壳体(16)、承力梁(17)、前承力拉杆(18)、后承力拉杆(19)、反推力门(22)、同步机构(21)、液压分配阀(14)、液压作动筒(15)、供油回油系统和操纵联锁机构(27);所述承力梁(17)为两套,分别安装在壳体(16)外壁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承力拉杆(18)为四套,两两对称铰连在两套承力梁上,所述后承力拉杆(19)为四套,两两对称铰连在两套承力梁上且位于前承力拉杆(18)之后,所述反推力门(22)为两扇,呈蚌壳式对称安装,其中一扇反推力门的侧面前端和侧面后端分别与位于两承力梁同一侧的两套前承力拉杆和两套后承力拉杆连接,另一扇反推力门的侧面前端和侧面后端分别与位于两承力梁另一侧的两套前承力拉杆和两套后承力拉杆连接;所述液压作动筒(15)为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承力梁(17)内,所述同步机构(21)为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承力梁(17)内,安装在同一承力梁上的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15?10)与同步机构(21)的同步器(21?3)连接,所述四套前承力拉杆(18)各配置一套联接拉杆(20),联接拉杆的一端与前承力拉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连接的前承力拉杆对应的承力梁上的同步机构中的同步器(21?3)连接;所述液压分配阀(14)与供油回油系统的供油管(28)、回油管(29)及连接液压作动筒(15)正推力腔(15?9)的管件和反推力腔(15?8)的管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联锁机构由联动凸轮(27?1)、滑轮(27?2)、支架(27?3)、限位块(27?4)、第一转轴(27?5)、拨杆(27?6)、操纵凸轮(27?7)、转换器(27?8)、第一拉杆(27?9)、第二拉杆(27?10)、第二转轴(27?11)和导轨(27?12)组成;所述支架(27?3)安装在发动机上,所述第一转轴(27?5)安装在支架(27?3)上,所述操纵凸轮(27?7)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转轴上并与发动机油门杆相连,所述限位块(27?4)安装在操作凸轮(27?7)上,所述第二转轴(27?11)安装在支架(27?3)上,其安装位置在第一转轴(27?5)下方且与第一转轴相隔一间距,所述转换器(27?8)和拨杆(27?6)通过轴承铰接在二转轴(27?11)上,且转换器(27?8)与拨杆(27?6)连接实现联动,所述滑轮(27?2)铰接在转换器(27?8)上,可沿操纵凸轮(27?7)的圆弧面运动,所述第一拉杆(27?9)的一端与拨杆(27?6)铰连,其另一端与液压分配阀(14)连接,所述导轨(27?12)安装在支架(27?3)上,所述联动凸轮(27?1)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二拉杆(27?10)的一端与导轨(27?12)连接,其另一端与前承力拉杆(18)连接,将前承力拉杆(18)的运动通过导轨(27?12)传递给联动凸轮(27?1)使其发生移动,通过联动凸轮(27?1)的移动带动操作凸轮(27?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良荣余革何宝明周莉莉莫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