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云翔专利>正文

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726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机筒、机头和设置在机头上的口模,其中口模上设置有2—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所述机筒的直径由机体至机头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挤出孔的物料供应,减少加入物料的频率,提高挤出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橡胶成型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橡胶挤出机主要由挤出机机体、机筒、机头以及机头上的口模构成,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挤出机机筒,从机头的口模挤出,形成一定形状的产品。但现有的橡胶挤出机如硅橡胶挤出机机头上的口模仅设置有一个挤出孔,因而每次只能加工挤出一种形状的产品,生产效率不高,产品也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1120480976.5”公开了一种橡胶挤出机,其公开日为2012年07月11日。主要由挤出机机体、挤出机机筒、挤出机机头以及挤出机机头上的口模构成,所述口模上设置有2— 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口模上设置有多个挤出孔,因此对机筒内物料容量的需求很大,而上述专利的机筒为中空圆柱形,容量较小,在实际生产中,容易导致其中一个或多个挤出孔挤出的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由于机筒容量较小,每次加入的物料较少,需要频繁地加入物料,极大地浪费了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挤出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本技术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挤出孔的物料供应,减少加入物料的频率,提高挤出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机筒、机头和设置在机头上的口模,其中口模上设置有2— 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的直径由机体至机头逐渐增大。所述机筒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机筒底部的直径最少二倍于顶部的直径。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使所述机筒的直径由机体至机头逐渐增大,与中国专利号为“201120480976.5”的现有技术相比,此设置方式增大了机筒的容量,加入一次物料可以挤出更多的产品,在挤出过程中,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挤出孔的挤出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更好,采用本技术后,减少加入物料的频率,提高挤出效率。二、本技术中,所述机筒的形状为圆台形,此设置既增大了机筒的容量,又有利于物料在机筒内流通。三、本技术中,所述机筒底部的直径最少二倍于顶部的直径,此设置进一步增 大了机筒的容量,减少了加料的频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机体,2、机筒,3、机头,4、口模,5、产品,6、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1、机筒2、机头3和设置在机头3上的口模4,其中口模4上设置有2—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所述机筒2的直径由机体I至机头3逐渐增大。本技术中,优选所述机筒2的形状为圆台形,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机筒2底部的直径最少二倍于顶部的直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进料口 6进入机筒2,加入足够物料后,关闭进料口 6,开始挤压,物料从进料口 6被挤压至机筒2的另一端,经口模4上的挤出孔挤出,由于机筒2的容量较多,加一次物料可以挤出较长时间,能够挤出较多产品5。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I)、机筒(2)、机头(3)和设置在机头(3)上的口模(4),其中口模(4)上设置有2— 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 )的直径由机体(I)至机头(3 )逐渐增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的形状为圆台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底部的直径最少二倍于顶部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机筒、机头和设置在机头上的口模,其中口模上设置有2—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所述机筒的直径由机体至机头逐渐增大。本技术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挤出孔的物料供应,减少加入物料的频率,提高挤出效率。文档编号B29C47/66GK203046216SQ20122064205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廖云翔 申请人:廖云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橡胶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机体(1)、机筒(2)、机头(3)和设置在机头(3)上的口模(4),其中口模(4)上设置有2—4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的直径由机体(1)至机头(3)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云翔
申请(专利权)人:廖云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