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峰热力站的供热调节方法,涉及集中供热热网的调峰供热技术,属于热力站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容,城市原有的热源和热网供热能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热网的供热能力,但热网供热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度;另一方面在集中供热网末端热力站加入调峰炉,调峰炉热力站作为供热系统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供热高峰期负荷不足的问题,对于供热系统的稳定和良好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热力站的供热过程就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和大时滞等特点,并且质调回路和量调回路间存在耦合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目前,国内热力站普遍采用质调方式进行供热。随着对节能和供热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计量供热的实施,热源不仅要随天气温度进行供热,还需要跟踪用户热负荷需求进行调节,因此实施质-量共同调节成为必然趋势。而调峰炉热力站供热过程更是复杂,其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变量控制系统,且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尤其是,调峰炉引入增加了系统的扰动;同时系统受到其他多种扰动的影响,如二级网循环泵调节引起的扰动。传统的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调峰热力站的质调量调解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为:步骤一、调峰热力站供热耦合系统建模:调峰热力站的质调回路和量调回路中,控制量包括一级网供水阀门、调峰炉台数及炉嘴数量、二级网循环水泵,被控量为二级网混水温度和二级网流量;调峰热力站供热耦合系统模型表示为:T(z)Q(z)=G11(z)G12(z)G13(z)G21(z)G22(z)G23(z)V1(z)V2(z)V3(z)---(1)其中,V1、V2、V3分别为一级网供水阀门、调峰炉台数及炉嘴数量、二级网循环水泵;T、Q分别为二级网混水温度和二级网流量;在质调回路中,G11、G12、G13均为质调回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明,周志刚,于德亮,齐维贵,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