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604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包括作动机构底座、作动机构挡盘、天平支杆,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之间安装压电堆作动器,天平支杆的尾部锥面与作动机构挡盘底座的锥孔配合,并通过压盖固定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压电堆作动器的轴向振动放大转化为天平支杆自由端的俯仰振动和偏航振动,或者二者的耦合振动,采用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模型端由于风载激励产生的振动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振动主动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风洞试验一般采用尾撑方式,试验模型通过内置式天平、天平支杆固定安装于中间支架,中间支架安装在风洞试验段的后部,构成的试验模型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悬臂式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受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悬臂式的试验模型系统会产生低阶的模态振动,而试验模型由于位于悬臂结构的自由端,其振动的幅值最大。大幅的低频振动除了会危害气动试验数据的精准度,还会导致试验模型系统的疲劳破坏。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试验模型由于风载激励产生的低频振动是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风洞模型振动控制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但被动的方法只能针对特定的工况进行控制、减振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适应性较强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是目前比较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技术途径。现有用于风洞模型主动抑振的作动机构主要采用惯性式电磁作动器或压电陶瓷作动器。如陈卫东,邵敏强,杨兴华等,跨声速风洞测力模型主动减振系统的试验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7,20(1):91-96描述了基于惯性式电磁激振器的风洞模型主动减振系统,取得了70%以上的主动减振效果,但是这种作动方式将作动机构直接装载于试验模型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610817794.html" title="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原文来自X技术">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作动机构底座、作动机构挡盘、天平支杆,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之间安装压电堆作动器,压电堆作动器通过双头螺栓产生的预紧力被预压,天平支杆的尾部锥面与作动机构挡盘底座的锥孔配合,并通过压盖固定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上,两个半球形罩壳覆盖在作动机构底座外部,两个半圆锥形压盖罩壳与两个半圆柱形挡盘罩壳覆盖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与压盖连接位置,两个半圆柱形底座罩壳覆盖于作动机构底座表面并搭接在作动机构挡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作动机构底座、作动机构挡盘、天平支杆,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之间安装压电堆作动器,压电堆作动器通过双头螺栓产生的预紧力被预压,天平支杆的尾部锥面与作动机构挡盘底座的锥孔配合,并通过压盖固定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上,两个半球形罩壳覆盖在作动机构底座外部,两个半圆锥形压盖罩壳与两个半圆柱形挡盘罩壳覆盖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与压盖连接位置,两个半圆柱形底座罩壳覆盖于作动机构底座表面并搭接在作动机构挡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军黄迪李新辉朱明刚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