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湿法冶金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有色金属如铜、铅、锡、镍等的火法冶炼过程中,其主干流程中的冶金炉窑如反射炉、澳斯麦特炉、艾萨炉、烟化炉、转炉等,会产出高温冶炼烟气,这些冶炼烟气温度高、体积大,携带大量的余热。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能够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冶炼烟气的余热利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余热锅炉生产蒸汽,另一个是利用热交换器生产热风。由于利用热交换器生产热风时,传热系数小,热风的热容小,导致热量回收效率低,产出的热风输送困难,热风用途小,回收成本高,使用该方法的企业很少。相反,利用余热锅炉生产蒸汽,传热系数大,蒸汽热容大,热量回收效率高,产出的蒸汽输送简便,蒸汽的用途广泛,该方法成为众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回收余热的方法。目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采用余热锅炉生产蒸汽时,只回收高温段的烟气余热,产出压力1.80 3.82Mpa、温度250 400°C的过热蒸汽,高温段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通常为50 60%,产出的过热蒸汽通常先用于发电,发电后的低压蒸汽作为溶液的加热热源或溶液的蒸发热源使用。由于有色金属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炼烟气的余热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产中压过热蒸汽:900~1400℃的高温冶炼烟气进入中压余热锅炉,产出压力1.80~3.82Mpa、温度250~400℃的过热蒸汽,同时烟气温度降低到320~400℃;(2)、高温精密收尘:温度320~400℃的烟气进入高温精密收尘器,收集烟尘,收尘后的烟气温度为300~350℃,烟气含尘量2~10mg/Nm3;(3)、产低压饱和蒸汽:温度为300~350℃的烟气进入低压余热锅炉,产出压力0.35~0.90Mpa、温度139~175℃的饱和蒸汽,烟气温度降低到150~180℃;烟气进入二氧化硫吸收岗位或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