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02233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温室苗床空间物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该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是由机械装置和测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是将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的电能通过减速后带动牵引链轮转动,牵引链条缠绕在牵引链轮和支撑链轮上,两端分别连着装有苗床的托架和对重,利用牵引链条与牵引链轮的啮合力拉动装有苗床的托架完成移动工作。电动机正反转实现苗床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从而实现温室大规模生产的优化管理。其应用于苗床的快捷空间输送与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温室大规模生产管理的物流问题,同时操作便捷,成本较低,空间利用率高,提高效率,适用面广,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温室苗床空间物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温室内提高大规模生产管理水平的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温室内的生产管理水平还不适应大规模的生产管理。随着作物的生长,温室里的种苗可能需要移栽,盆花需要重新摆放和转移,国内还是完全由人工来完成,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国外,大量采用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大部分苗床输送系统由苗床在导轨上做横向移动,温室一端留出专门的通道,配置一台苗床转移车,负责苗床的纵向转移,形成了平面的苗床输送系统。但考虑到作物的生长流程和人员的操作便捷性,一系列立体化的物流输送系统,是提高国内园艺行业生产物流水平的关键。因为输送系统要在温室内留出转移车的通道,挤占了一部分温室空间,为了更好地使用温室内的每寸空间,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将物流系统建在空中,导轨建在空中可以提高温室的有效利用面积,但建在空中的导轨系统较为复杂,具体操作也有所不同,同时对温室的结构和承载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因此总体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施操作便捷、成本较低、空间利用率高的适用于温室大规模生产管理的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立体苗床的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包括机械装置以及控制所述机械装置运作的测控系统,所述机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垂直导轨结构,所述垂直导轨结构包括垂直导轨、安装于垂直导轨前后两侧的托架与对重、分别安装在垂直导轨顶部的两组牵引链轮与一组支撑链轮、与所述牵引链轮和所述支撑链轮啮合的牵引链条以及气压推床系统,相邻的两组垂直导轨结构之间经由连接轴相连,所述连接轴连接支撑链轮;所述垂直导轨上设有数个洞孔。进一步的,根据床位规划的纵向距离与层数确定所述洞孔的数量与间距设置,洞孔的数量至少与床位层数相等。所述牵引链条一端悬挂所述托架,另一端悬挂作为平衡的对重;所述气压推床系统安装于所述托架的直角处,推动所述苗床横向短距离移动,包括单活塞气缸装置以及控制其运动的气压泵;所述测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位置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和动力驱动单元,所述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托架上,计算托架的荷载重量并将信息传至所述控制单元处理;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托架侧面,读取垂直导轨上的一系列洞孔并将信息传至所述控制单元处理;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安装在连接轴的中间,与所述支撑链轮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控制单元读取并处理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输送的信息后,控制所述动力单元运转速度的快慢及启停。 所述托架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带动所述托架沿所述垂直导轨作往复升降运动。优选的,所述导向轮采用橡胶滚轮,减小与垂直导轨的摩擦。所述动力单元为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包括减速电机和电磁刹车器,控制所述苗床的运行和停止。所述对重的重量为托架的重量与平衡系数乘以负载重量之和,其中平衡系数取为0.4 0.5。所述牵引链条采用双排链条,牵引链轮和支撑链轮均为双排链轮。所述支撑链轮与所述两组牵引链轮位置为“倒三角”结构,所述支撑链轮位于所述“倒三角”结构的顶点。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立体苗床的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减速后通过联轴器带动横轴转动,从而带动两套垂直导轨顶部安装的牵引链轮转动,牵引链条与链轮啮合,装有苗床的托架和对重连在牵引链条两端,苗床靠牵引链条与牵引链轮之间的啮合力做上下往复运动。电动机正反转实现苗床和对重的升降运动,完成苗床空间布置的工作,从而实现温室大规模生产的优化管理。具有有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综合运用效率高、控制方便的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和位置传感器实现苗床在空中任意位置精确定位并稳定静止的目标。(2)本专利技术综合采用双排链条链轮啮合传动和滚轮轨道实现苗床的上下移动,减少所需的润滑及摩擦,同时链条或牵引链轮用旧之后,可以适时更换以防滑溜。(3)本专利技术灵活运用气压推床系统实现苗床横向短距离移动。(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温室内大规模生产管理,在具体操作时按照作物的生长流程和人员的操作便捷性对种苗进行移栽,对盆花进行重新摆放和转移,操作便捷,成本较低,空间利用率高,提高效率,适用面广,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所示床位规划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垂直导轨细节图;图4Ca)为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实施例中床位处于原始位置示意图;图4 (b)为立体苗床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实施例中床位处于目标位置示意图;其中:控制系统1、称重传感器2、导向轮3、洞孔4、牵引链轮5、联轴器6、连接轴7、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8、支撑链轮9、链条10、位置传感器11、气缸12、苗床13、托架14、气压泵15、对重16、垂直导轨17。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苗床的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包括机械装置以及控制机械装置运作的测控系统。机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垂直导轨结构、垂直导轨结构包括垂直导轨17、安装于垂直导轨17前后两侧的托架14与对重16、分别安装在两组垂直导轨17顶部的两组牵引链轮5与一组支撑链轮9、与牵弓I链轮5和支撑链轮9啮合的牵弓I链条10以及气压推床系统。相邻的两组垂直导轨结构之间经由连接轴7相连,连接轴7连接支撑链轮9。垂直导轨17上设有数个洞孔4。托架14上设有导向轮3,导向轮3带动托架14沿垂直导轨17作往复升降运动。支撑链轮9的安装位置与两牵引链轮5成“倒三角”型,支撑链轮9即为倒三角形的顶点,牵引链条10缠绕在牵引链轮5和支撑链轮9上,两端分别连着装有苗床的托架14和用作平衡对重16,本实施例中,对重16的重量为托架14的重量与平衡系数乘以负载重量之和,其中平衡系数取为0.4 0.5。牵引链轮5与支撑链轮9配合用于改变牵引链条10的方向与实现其防松功能;连接轴7连接两支撑链轮9,用于带动两垂直导轨17上的牵引链轮5同时转动,实现两托架14的同步升降。气压推床系统安装于托架14的直角处,由气压泵15控制单活塞气缸装置12组成。测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分别与控制单元I相连的位置传感器11、称重传感器2和动力驱动单元,称重传感器2分别安装在两托架14上,计算托架14的荷载重量并将信息传至控制单元I处理;位置传感器11安装在托架14侧面,读取垂直导轨17上的一系列洞孔4并将信息传至控制单元I处理;动力驱动单元安装在连接轴7的中间,与支撑链轮9通过联轴器6相连,控制单元I读取并处理称重传感器2和位置传感器11信息后,控制动力单元运转速度的快慢及启停。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为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8,控制所述苗床的运行和停止,控制单元I为计算机。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8的电能通过减速后带动牵引链轮5转动,牵引链条10缠绕在牵引链轮5和支撑链轮9上,两端分别连着装有苗床的托架14和对重16,利用牵引链条10与牵引链轮5的啮合力拉动装有苗床的托架完成移动工作。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8正反转实现苗床和对重16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垂直导轨17左右两侧设有凸起边缘,供安装在托架14上的导向轮3沿其作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苗床的空间物流系统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装置以及控制所述机械装置运作的测控系统,?所述机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垂直导轨结构,所述垂直导轨结构包括垂直导轨(17)、安装于垂直导轨(17)前后两侧的托架(14)与对重(16)、分别安装在垂直导轨(17)顶部的两组牵引链轮(5)与一组支撑链轮(9)、与所述牵引链轮(5)和所述支撑链轮(9)啮合的牵引链条(10)以及气压推床系统,相邻的两组垂直导轨结构之间经由连接轴(7)相连,所述连接轴(7)连接支撑链轮(9);?所述垂直导轨(17)上设有数个洞孔(4),所述牵引链条(10)一端悬挂所述托架(14),另一端悬挂作为平衡的对重(16);所述气压推床系统安装于所述托架(14)的直角处,推动所述苗床横向短距离移动。?所述测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连的位置传感器(11)、称重传感器(2)和动力驱动单元,所述称重传感器(2)分别安装在托架(14)上,计算托架(14)的荷载重量并将信息传至所述控制单元(1)处理;所述位置传感器(11)安装在托架(14)侧面,读取垂直导轨(17)上的一系列洞孔(4)并将信息传至所述控制单元(1)处理;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安装在连接轴(7)的中间,与所述支撑链轮(9)通过联轴器(6)相连,所述控制单元(1)读取并处理所述称重传感器(2)和所述位置传感器(11)输送的信息后,控制所述动力单元运转速度的快慢及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慧萍秦同娣吴军辉陈杰林开颜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