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防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0465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一防撞梁,所述防撞梁通过至少一个的吸能纵梁与客车的车架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防撞梁结构后,与传统客车相比,在车辆遇到正面碰撞时,防撞梁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吸能,显著提高了车身骨架尤其是底部骨架的强度,从而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法规在客车碰撞领域对防撞梁提出要求,故国内客车通常不设置防撞梁结构。但是由于缺乏防撞梁,在客车遇到正面碰撞时,很难保证车内人员,尤其是驾驶员及前排乘坐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安装在客车上,可以有效增加正碰强度,提高车内人员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包括一防撞梁,所述防撞梁通过至少一个的吸能纵梁与客车的车架横梁连接。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梁为一体成型,所述防撞梁呈中间平直、两端弯折的长条状。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梁的横断面呈具有两个中空腔体的“日”字形结构。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梁的边缘设有倒角。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吸能纵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吸能筋,在车辆遇到强烈碰撞时能显著吸收能量,减少碰撞力对车内人员的伤害。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吸能筋设置于所述吸能纵梁的横向和/或纵向方向上。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梁与所述吸能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吸能纵梁与所述车架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上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梁和吸能纵梁的材质均为铝合金。由于铝的密度远低于钢,强度高于钢,不但有效提高了碰撞强度,增加车内人员的安全度,而且由于重量轻,对车辆自重上增加的燃油消耗影响很小,基本不会增加养车成本。而且,自然环境中的铝合金材料,由于在其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能够阻止氧气及其它气体、液体的侵入而腐蚀。一旦该氧化膜被损坏,在大多数环境中它能够较快地进行自我修复,即优异的自防腐性能。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增加防撞梁结构后,与传统客车相比,在车辆遇到正面碰撞时,防撞梁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吸能,显著提高了车身骨架尤其是底部骨架的强度,从而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防撞梁与吸能纵梁的材料均为铝合金,该材料强度高、重量轻,对车辆自身重量产生的影响很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的横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能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能纵梁的横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如图1 图5所示,包括防撞梁1,防撞梁I通过两个吸能纵梁2与客车的车架横梁3连接。其中,防撞梁I与吸能纵梁2通过螺栓连接,吸能纵梁2与车架横梁3通过螺栓连接。防撞梁I为一体成型,防撞梁I呈中间平直、两端弯折的长条状。防撞梁I的横断面呈具有两个中空腔体11的“日”字形结构。防撞梁I的边缘设有倒角12。吸能纵梁2的横向和纵向方向上设有多个吸能筋21,在车辆遇到强烈碰撞时能显著吸收能量,减少碰撞力对车内人员的伤害。防撞梁I和吸能纵梁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由于铝的密度远低于钢,强度高于钢,不但有效提高了碰撞强度,增加车内人员的安全度,而且由于重量轻,对车辆自重上增加的燃油消耗影响很小,基本不会增加养车成本。而且,自然环境中的铝合金材料,由于在其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能够阻止氧气及其它气体、液体的侵入而腐蚀。一旦该氧化膜被损坏,在大多数环境中它能够较快地进行自我修复,即优异的自防腐性能。防撞梁I由铝合金挤压后加工而成,挤压成型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无需大量人工和机器人操作,从而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时间。本实施例通过增加防撞梁结构后,与传统客车相比,在车辆遇到正面碰撞时,防撞梁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吸能,显著提高了车身骨架尤其是底部骨架的强度,从而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防撞梁与吸能纵梁的材料均为铝合金,该材料强度高、重量轻,对车辆自身重量产生的影响很小。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撞梁,所述防撞梁通过至少一个的吸能纵梁与客车的车架横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撞梁,所述防撞梁通过至少一个的吸能纵梁与客车的车架横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为一体成型,所述防撞梁呈中间平直、两端弯折的长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横断面呈具有两个中空腔体的“日”字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撞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佳敏蔡宏银田永义舒增聪刘兆兵刘斌邓雪飞姜国银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