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光顺专利>正文

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12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模具制造的最后装配研磨及试磨后的修复工作的高精度研模机,特别涉及该种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的结构改良。它设置在下模板和辅助工作台之间,所述下模板下部设有若干根齿条,所述齿条由驱动机构驱动。它抗冲击性能较好,噪音较小,下模板移出平稳可靠,解决了现有研模机存在的抗冲击性能差,噪音大,链磨损快寿命短,传动不可靠等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模具制造的最后装配研磨及试磨后的修复工作的高精度研模机,特别涉及该种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的结构改良。技术背景为降低制作模具后期研模时翻动模具的劳动强度,现有的研模设备将动模和定模分别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上模板和下模板均可采用动力移出成平躺装以方便研模。现有研模机的下模板的移出机构多采用链传动,但链传动存在抗冲击性能差,噪音大,链磨损快寿命短,传动不可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性能较好,噪音较小,下模板移出平稳可靠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解决了现有研模机存在的抗冲击性能差,噪音大,链磨损快寿命短,传动不可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设置在下模板和辅助工作台之间,所述下模板下部设有若干根齿条,所述齿条由驱动机构驱动。采取齿条传动,提高了移出下模板时的抗冲击性,同时降低了下模板进出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马达;所述齿条包括2根规格一致的齿条,所述两根齿条分别由规格相同并相互啮合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传动,所述主动齿轮由驱动马达驱动。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提高了传动的精确性,其中,采用2根规格一致的齿条,可提高了下模板进出的平稳性和受力的均匀。作为优选,所述若干齿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齿条的设置方向与下模板的进出方向一致。齿条相互平行提高了传动过程中方便性,而齿条的设置方向与下模板进出方向一致则缩短了齿条运动的距离,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略长于下模板的前后边缘,方便驱动机构的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设于下模板的内端且其上端面略低于下模板的下表面。其中,将驱动结构设置在下模板内端,可使驱动结构不论在驱动齿条带动下模板进出过程中距离下模板最近,使驱动机构就近作用于齿条上,缩小了力的传递距离,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而将驱动机构的上端面设置成略低于下模板的下表面,则是便于下模板的进出运动。因此,本技术具有抗冲击性能较好,噪音较小,下模板移出平稳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移出机构设置在下模板1和辅助工作台2之间,下模板1下部设有齿条4,齿条4包括2根相互平行且设置方向与下模板1的进出方向一致的齿条41和齿条42,齿条41和齿条42规格相同其它们两端分别略长于下模板1的前后边缘。下模板1内端设有并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由规格相同并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和被动齿轮6及其驱动主动齿轮5转动的驱动马达构成,主动齿轮5和被动齿轮6分别齿条41和齿条42啮合传动。权利要求1.一种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设置在下模板(1)和辅助工作台(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下部设有若干根齿条(4),所述齿条由驱动机构(3)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马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包括2根规格一致的齿条(41,42),所述两根齿条(41,42)分别由规格相同并相互啮合主动齿轮(5)和被动齿轮(6)传动,所述主动齿轮(5)由驱动马达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齿条(4)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的设置方向与下模板(1)的进出方向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的两端分别略长于下模板(1)的前后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下模板(1)的内端且其上端面略低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下模板(1)的内端且其上端面略低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下模板(1)的内端且其上端面略低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下模板(1)的内端且其上端面略低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模具制造的最后装配研磨及试磨后的修复工作的高精度研模机,特别涉及该种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的结构改良。它设置在下模板和辅助工作台之间,所述下模板下部设有若干根齿条,所述齿条由驱动机构驱动。它抗冲击性能较好,噪音较小,下模板移出平稳可靠,解决了现有研模机存在的抗冲击性能差,噪音大,链磨损快寿命短,传动不可靠等问题。文档编号B24B47/02GK2868551SQ200520134239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蔡光顺 申请人:蔡光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研模机下模板移出机构,设置在下模板(1)和辅助工作台(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下部设有若干根齿条(4),所述齿条由驱动机构(3)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光顺
申请(专利权)人:蔡光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