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478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托架,该车身托架包括:车身支撑座和活动横梁,所述车身支撑座包括:导轨,所述活动横梁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并且可沿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调节位置,所述活动横梁包括:梁板,在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设置有活动支撑座,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沿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调节位置,在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车身支撑,用于固定支撑车身。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托架,通过调节支撑点的位置及高度,可以实现一具多用,满足多种车型综合生产的需求,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托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托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研发、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同类产品型号越来越多,不仅汽车内部操作系统改进较大,汽车的车身更新也越来越快。汽车在制造过程中,汽车车身的保管及物流都需要车身托架进行支撑固定,由于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车身更新速度快、种类多、形状各异,每种车型在存放过程中的支撑点的位置又各不相同,这样就造成车身托架的种类很多。在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车身保管及物流过程,往往是一种车型对应配备一种车身托架,因而车身的保管及物流就需多种车身托架,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设备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托架,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一种车身托架只能配备一种车型,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车身托架,包括:车身支撑座和活动横梁,所述车身支撑座包括:导轨,所述活动横梁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并且可沿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调节位置,所述活动横梁包括:梁板,在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设置有活动支撑座,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沿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调节位置,在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车身支撑,用于固定支撑车身。优先地,所述车身支撑的高度可调。优先地,所述活动横梁下端设有导轨卡槽,用于卡接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优先地,所述导轨卡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活动横梁固定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优先地,所述活动横梁上设有通孔,用于固定所述活动支撑座。优先地,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有梁板卡槽,用于连接所述活动横梁。优先地,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活动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上。优先地,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所述车身支撑。优先地,所述车身支撑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把手,另一端设有螺纹。优先地,所述车身支撑与所述活动支撑座为螺纹连接。利用本技术提供的车身托架,通过调节支撑点的位置及高度,可以实现一具多用,满足多种车型综合生产的需求,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车身托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车身支撑座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活动横梁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活动支撑座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车身支撑的结构图。I车身支撑座2活动横梁3活动支撑座4车身支撑11导轨12轨梁21梁板 22通孔23导轨卡槽 24第一螺栓孔31螺纹座32螺纹孔33第二螺栓孔34梁板卡槽 35卡座 41支撑杆42螺纹43支撑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针对在现有技术中,在汽车车身的保管及物流过程中,一种车身托架只能配备一种车型,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托架,该车身托架通过调节支撑点位置及高度,可以实现一具多用,满足多种车型综合生产的需求,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车身托架的结构图。本技术提供的车身托架包括:车身支撑座I和活动横梁2,所述车身支撑座I包括:导轨11,所述活动横梁2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11上,并且可沿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11调节位置,所述活动横梁2包括:梁板21,在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21上设置有活动支撑座3,所述活动支撑座3可沿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21上调节位置。在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车身支撑,用于固定支撑车身。参照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车身支撑座的结构图。在本技术中,车身支撑座I可以包括:两条平行的导轨11,在两条导轨之间可以设置多条轨梁12,用于固定连接两条导轨。由于车身支撑座I是支撑车身的受力主体,为了保证车身支撑座I的强度,所述导轨11和所述轨梁12可以是焊接而成。汽车车身一般是通过叉车进行搬运,为了方便叉车对车身进行搬运,车身支撑座I在控制重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提高车身支撑座I的高度,这样车身支撑座I可以是双层结构,上下两层导轨,之间用轨梁12连接,这样既方便叉车对车身进行搬运,又加固了车身托架的强度,在搬运过程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车身托架的寿命。参照图3所示,为本技术中活动横梁的结构图。所述活动横梁可以包括梁板21,在所述梁板21上设有通孔22,用于连接活动支撑座3,在所述梁板21的两端设置有导轨卡槽23,用于连接所述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所述导轨卡槽23上设有第一螺栓孔24。活动横梁2安装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将两个导轨卡槽23对应卡接在车身支撑座I的两条导轨11上,使导轨卡槽23在车身支撑座的导轨11上可以自由滑动,调节位置后,将固定螺栓通过第一螺栓孔24夹紧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使活动横梁2固定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参照图4所示,为本技术中活动支撑座的结构图。所述活动支撑座可以包括卡座35,在所述卡座35上设有螺纹座31,在所述螺纹座31上设有螺纹孔32,用于连接车身支撑4 ;所述螺纹座31的两侧设有第二螺栓孔33,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活动支撑座3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2上。所述卡座35上设有梁板卡槽34,用于连接活动横梁2。活动支撑座3安装在活动横梁2上,通过卡座35的梁板卡槽34卡接在活动横梁2的梁板21上,使活动支撑座3可以在活动横梁2的梁板21上自由滑动,将滑动支撑座3调节到适当位置后,将固定螺栓分别通过活动支撑座3的第二螺栓孔33和活动横梁2的通孔22进行连接,使活动支撑座3固定在活动横梁2的梁板21上。参照图5所示,为本技术中车身支撑的结构图。所述车身支撑包括:支撑杆41,在所述支撑杆41的一端设有支撑把手43,另一端设有螺纹42,所述支撑把手43可以焊接在支撑杆41上,用于固定车身的支撑点,托住车身。所述螺纹42用于连接活动支撑座3,螺纹42与活动支撑座3的螺纹孔32的内螺纹相啮合,通过旋转螺纹42可调节车身支撑4的高度。将车身支撑4安装在活动支撑座3上,通过车身支撑4上的螺纹42与活动支撑座3上的螺纹孔32连接,旋转螺纹42,调节车身支撑4的高度,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再通过支撑把手43固定车身。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利用本技术的车身托架对车身进行支撑固定的过程。首先,将车身托架放置车身预存放位置。然后,根据车身的支撑点的空间位置,调节活动横梁2和活动支撑座3的位置。调节活动横梁2,将活动横梁2的导轨卡槽23卡接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使活动横梁2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自由滑动,根据车身支撑点的位置,确定活动横梁2的位置,将螺栓通过活动横梁2的第一螺栓孔24进行紧固,使活动横梁2固定在车身支撑座I的导轨11上。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支撑点的横向位置不同,调节活动横梁2,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在活动横梁2调节到合适位置后,调节活动支撑座3,将活动支撑座3的梁板卡槽34卡接在活动横梁2的梁板21上,使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支撑座和活动横梁,所述车身支撑座包括:导轨,所述活动横梁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并且可沿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调节位置,所述活动横梁包括:梁板,在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设置有活动支撑座,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沿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调节位置,在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车身支撑,用于固定支撑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支撑座和活动横梁,所述车身支撑座包括:导轨,所述活动横梁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并且可沿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调节位置,所述活动横梁包括:梁板,在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设置有活动支撑座,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沿所述活动横梁的梁板上调节位置,在所述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车身支撑,用于固定支撑车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撑的高度可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横梁下端设有导轨卡槽,用于卡接在所述车身支撑座的导轨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卡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活动横梁固定在所述车身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金龙殷宁宁杨平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