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用亲水性被膜、亲水化处理剂以及亲水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0496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在金属材料表面的可抑制结露水的成长、且赋予抗霉性的亲水性被膜、以及用于形成亲水性被膜的亲水化处理剂。通过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亲水化处理剂、以及由该处理剂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优选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是选自碳酸铈(Ⅲ)、氟化铈(Ⅲ)、氟化铈(IV)及氧化铈(IV)中的1种或2种以上。通过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该亲水性被膜,可抑制结露水的成长、且可赋予抗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在金属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被膜、用于得到亲水性被膜的亲水化处理剂、以及亲水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具备冷气、暖气、除湿等功能的空调机(空气调节器)在其热交换部具备热交换器用散热片。对于用于形成该热交换器用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而言,通常希望其质量轻且加工性优异、而且导热性优异,因此,该散热片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以往,以导热性优异的金属材料作为构件并通过各种组装方法形成的热交换器,其大多数采用使放热部及冷却部的表面积尽可能大的设计,以提高放热效果或冷却效果。因此,作为主要的放热部及冷却部的散热片的间隔变得极窄。因此,如果大气中的水分在运转(冷却)空气调节机时凝结在散热片表面而产生结露,则散热片表面的疏水性越高,该结露水越容易变成水滴,且因水滴的成长而在散热片间发生堵塞。如果堵塞发生,则由于通风阻力增加而使得热交换效率降低,其功能受损。此外,还会产生堵塞的水滴飞散的问题。此外,在热交换器的放热部及冷 却部产生的结露水并不会从热交换器表面被迅速地除去,而是在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缓慢地干燥后释放至大气中,因此,在热交换器部会成为高湿度状态。由于这样的高湿度状态,细菌及霉菌容易在热交换器部繁殖,若这些细菌及霉菌繁殖,则会产生在空气调节机运转时闻到令人不舒服的臭味、或形成热交换器的金属材料发生腐蚀的问题。另外,有报告指出特别是在热交换器部会有霉菌类、特别是好湿性的霉菌类的繁殖,而这些霉菌类与令人不舒服的臭味有关(非专利文献1、2、3)。因此,为了解决结露水引起堵塞、以及细菌和霉菌繁殖等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对热交换器的构件表面赋予具有亲水性、抗菌性及抗霉性的亲水性被膜的方法。作为对热交换器的构件表面赋予亲水性、抗菌性及抗霉性的方法,例如提出了如下方法:使用将聚乙烯醇、特定的水溶性高分子及交联剂组合而得的处理剂的方法(专利文献I);使用将特定的水溶性高分子与作为抗菌抗霉菌成分的吡啶硫酮锌(Zincpyrithione)组合而得到的处理剂的方法(专利文献2、3);使用含有具有抗菌性的壳聚醣的处理剂的方法(专利文献4);使用将聚(甲基)丙烯酸与Ce等的特定金属水溶性化合物组合而得到的处理剂的方法(专利文献5)等。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防菌防霉(防菌防黴)Vol.21,N0.7,p.385 389,1993非专利文献2:防菌防霉(防菌防黴)Vol.22,N0.5,p.277 282,1994非专利文献3:防菌防霉(防菌防黴)Vol.36,N0.6,p.359 363,2008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20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7119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7813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10524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2223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 3所提出的现有技术是通过另行添加通常被称为抗菌剂的物质来获得抗霉性效果的技术,为了不损害目标的亲水性,这些抗菌成分的添加量有所限制。另外,上述专利文献4所提出的现有技术虽然可得到低接触角的被膜,但该技术不仅无法防止结露水的成长,而且还存在无法得到抗霉性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5所提出的现有技术为了得到抗霉性而在添加金属水溶性化合物之外还添加了抗菌成分,从这方面来看,可能存在与另行添加上述抗菌成分的现有技术同样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热交换器的小型化使得散热片间隔的狭小化进一步发展,可以容易地想象接下来会向着要求具有优异的亲水性及优异的抗霉性的方向发展。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水性被膜、用于得到这种亲水性被膜的亲水化处理剂、及亲水化处理方法,所述亲水性被膜形成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可抑制结露水的成长、且赋予抗霉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以来,作为亲水性的评价方法,一直进行的是对水的接触角的测定,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该评价方法未必适当。即,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即使采用低接触角的被膜也未必能够防止结露水造成的堵塞,仅采用接触角的测定在实用化时会成为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发现,对于用于热交换器的金属材料所需要的亲水性而言,只是对水的接触角低是不充分的,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所产生的结露水均匀且迅速地润湿扩展,即结露润湿性也是重要的,并且确立了其评价方法。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人所确立的结露润湿性的评价方法,能够适当地评价能够抑制结露水成长的被膜。本专利技术人基于这样的评价方法的确立,对于抑制结露水的成长、且赋予抗霉性的亲水性被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剂的特征为:其含有水、和分散于所述水中的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能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剂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可以对金属材料赋予优异的结露润湿性及优异的抗霉性,其结果,可以解决结露水的堵塞所引起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水滴的飞散等问题,进而可以解决由于霉菌繁殖而产生令人不舒服的臭味及金属材料的腐蚀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剂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以0.01 2.0 μ m的粒径分散于所述水中。 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剂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是选自碳酸铈(III)、氟化铈(III)、氟化铈(IV )及氧化铈(IV)中的I种或2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剂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在所述水中还含有选自有机成分(B)中的I种或2种以上。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是形成在金属材料的表面的亲水性被膜,其特征为: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的含量以固体成分比率计为5 100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含有选自碳酸铈(III)、氟化铈(III)、氟化铈(IV)及氧化铈(IV)中的I种或2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还含有选自有机成分(B)中的I种或2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获得,所述方法为:(1)使用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㈧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亲水化处理剂而得到;(2)以该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亲水化处理剂对所述金属材料的所述表面进行处理,然后使其干燥而得到;(3)以含有水、和分散于所述水中的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亲水化处理剂对金属材料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处理,然后使其干燥而形成亲水性被膜。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亲水化处理方法的特征为:以含有水、和分散于所述水中的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亲水化处理剂对金属材料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处理,然后使其干燥而形成亲水性被膜。该亲水性被膜是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被膜。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材料是在金属材料的表面设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被膜而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材料的优选方式的构成为:所述金属材料是选自铝材料、铝合金材料、铜材料及铜合金材 料中的任一种材料。另外,所述金属材料的构成为:其是热交换器的构件。专利技术的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处理剂而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19 JP 2010-2349931.一种亲水化处理剂,其含有:水、和分散于所述水中的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化处理剂,其中,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以0.0l 2.0 μ m的粒径分散在所述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亲水化处理剂,其中,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是选自碳酸铈(III)、氟化铈(III)、氟化铈(IV)及氧化铈(IV)中的I种或2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化处理剂,其中,在所述水中还含有选自有机成分⑶中的I种或2种以上。5.一种亲水性被膜,其形成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其中,含有选自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中的I种或2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性被膜,其中,所述难溶于水的铈化合物(A)的含量以固体成分比率计为5 100质量%。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敏寿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