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4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08
一种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包括有建筑框架和机械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框架内设置有汽车通道和停车区,机械停车装置包括有立体车架和载车盘,立体车架安装于停车区中;停车区包括有底层、中层和上层,立体车架设置有底层升降载车盘、中层横移载车盘和上层升降载车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化,空间利用率高;可大大减少停车库的面积与空间,从而有效地降低基建及其相关设施的材料与工时成本;行车通道占有库房空间少,最大限度地发挥停车库的使用面积效率与空间利用率;三层停车区可以采用正二负一或正一负二或负三的停车方式,每个控制单元只有中间层一个空位,停车数量多,库房及设备利用率高,单个车位的停车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停车库,特别是一种室内建筑式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各式各样的立体车库和停车设备应用而生,其中,机械式停车设备是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其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是一种集机、电、仪一体化以实现车辆存放和取出的全套设备。本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01022691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立体停车库》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该停车设备包括有立体车架、升降载车盘与横移载车盘,载车盘包括由左边梁、右边梁和设置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的横梁组成,立体车架包括有前横梁、前立柱、纵横梁和后立柱。但是,这类机械式立体车库一般只设置两层停车,即上层升降载车盘与下层横移载车盘,只适宜于地面以上或者室内使用,不仅空间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安装较为复杂。考虑到高层建筑一般都建有地下室,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目前很多高层楼房都建造有地下停车库,然而,这种建筑式地下停车库的楼层高度有限,同一高度空间内只能停放一辆或两辆汽车,若要停放多层汽车,则需要另外安设上述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设备,这样的机械停车设备直接放置于地下停车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包括有建筑框架和设置于该建筑框架内的机械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框架内设置有可供车辆进出的汽车通道以及位于该汽车通道两侧的停车区,所述的机械停车装置包括有立体车架和安装在该立体车架上的载车盘,所述立体车架安装于所述停车区中;其中,所述停车区包括有低于所述汽车通道开设的底层、与该汽车通道平齐的中层和高于该汽车通道设置的上层,所述立体车架在对应所述停车区的底层、中层和上层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底层升降载车盘、中层横移载车盘和上层升降载车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包括有建筑框架和设置于该建筑框架内的机械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框架内设置有可供车辆进出的汽车通道以及位于该汽车通道两侧的停车区,所述的机械停车装置包括有立体车架和安装在该立体车架上的载车盘,所述立体车架安装于所述停车区中;其中,所述停车区包括有低于所述汽车通道开设的底层、与该汽车通道平齐的中层和高于该汽车通道设置的上层,所述立体车架在对应所述停车区的底层、中层和上层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底层升降载车盘、中层横移载车盘和上层升降载车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架包括有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相邻的两个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分别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相连,前后对应的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通过纵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前立柱之间设置有三个底层升降载车盘、两个中层横移载车盘和三个上层升降载车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地坑层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框架在所述停车区的中层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王浩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邦达智能停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