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单丝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纺织品、造纸设备引头丝或压毡用的聚酰胺单丝采用聚酰胺交联技术在聚酰胺中加0.lwt% 10wt%的交联键合强化剂异氰脲酸三烯丙脂(TAIC),再用电子射线0.1 30kGy辐照单丝,这种耐磨单丝透明度柔软度差,不符合渔用单丝要求。用2wt%硅烷(大于400万分子量)及含量大于lwt% 二氧化硅(小于10纳米)材料按重量百分比掺入聚酰胺树脂中提高耐磨性技术难度和成本偏高。改进稳定性和耐磨性的聚酰胺单丝含有lwt% 30wt%的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乙烯/聚丙烯及3%的抗老化稳定剂,透明度、柔软度、耐磨性能达不到渔用单丝要求。也有聚酰胺单丝增加耐磨性能的方法是聚酰胺树脂纺丝后干燥,利用其吸水性,通过浸溃吸附水性油剂,利用浅表面吸收与涂覆油剂降低与其它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耐磨性能。由于聚酰胺渔用单丝如钓丝在机械自动化作业时,受高速摩擦发热作用而极易破坏;聚酰胺钓丝长期在水中工作,水性油剂很快被水化,造成耐磨时间短,耐磨效果较差,使用一、二航次就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聚酰胺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活性纳米二氧化硅、PE接枝马来酸酐;所述聚酰胺树脂,分子量1.3万-1.8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分子量80万-400万;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型号HL — 300 ;PE接枝马来酸酐,型号PE KT-12 ;其特征是将聚酰胺树脂80wt%-96wt%和含量2wt%-18w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含量0.2wt%-0.9wt%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含量1.5wt%-3.5wt ...
【技术保护点】
渔用聚酰胺耐磨单丝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聚酰胺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活性纳米二氧化硅、PE接枝马来酸酐;所述聚酰胺树脂,分子量1.3万?1.8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分子量80万?400万;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型号HL-300;PE接枝马来酸酐,型号PE?KT-12;其特征是将聚酰胺树脂80wt%?96wt%和含量2wt%?18w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含量0.2wt%?0.9wt%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含量1.5wt%?3.5wt%PE接枝马来酸酐混合;所有材料含水量大于0.01%时需用95℃烘干至含水量0.01%以下,将上述材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后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2?3分钟,再经双螺杆加热到200℃?230℃挤出、造粒制成颗粒,颗粒再通过带混炼头塑料挤出机混合熔融,温度为220℃~260℃,为减小挤出压力波动,在挤出机上加高压计量泵5Mpa?10Mpa均匀挤出,熔融挤出的单丝冷却温度为10℃~20℃,冷却后的单丝放入牵伸机进行牵伸,牵伸温度为90℃~95℃,牵伸倍数为5~6.5倍,牵伸过的单丝放入定型机定型,定型温度为100℃~120℃,通过抗静电油剂表面涂覆处理,将定型过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渔用聚酰胺耐磨单丝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聚酰胺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活性纳米二氧化硅、PE接枝马来酸酐;所述聚酰胺树脂,分子量1.3万-1.8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分子量80万-400万;活性纳米二氧化娃,型号HL — 300 ;PE接枝马来酸酐,型号PE KT - 12 ;其特征是将聚酰胺树脂80wt%-96wt%和含量2wt%_18w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含量0.2wt%-0.9wt%活性纳米二氧化硅、含量1.5wt%-3.5wt%PE接枝马来酸酐混合;所有材料含水量大于0.01%时需用95°C烘干至含水量0.01%以下,将上述材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有,闵明华,张勋,石建高,王鲁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