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可以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快速增殖而不分化,并且在经过体外大量扩增后,再给予特定条件处理,例如使用蛋白质或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诱导,可以使其定向的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将这些分化后失去多能性的特定细胞收集起来就可用于治疗人类的相关疾病,例如可以将多能干细胞诱导成神经细胞后,注入大脑内用于治疗因神经元缺损导致的老年性痴呆或亨廷顿氏症。工业化生产中,多能干细胞的常见增殖培养方式是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其中,相比贴壁培养,悬浮培养方式有很多优点,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模式,是未来干细胞生物研究和应用发展的趋势所亟需的技术:悬浮培养的多能干细胞的分布呈球形,易于操作处理和回收细胞;悬浮培养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及培养基,便于集中控制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悬浮系统产出的多能干细胞更利于向特定功能细胞如神经前体细胞和中胚层心肌前体细胞分化。细胞培养过程中,当多能干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需要进行传代,进行再培养。现有的传代方法主要有机械传 ...
【技术保护点】
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A:将多个多能干细胞小球移入培养基中,并混合均匀;步骤B:利用移液器吸取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并利用所述移液器产生的压力挤压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使其通过30?70μm细胞筛的筛网,形成混于培养基的多能干细胞小团块;步骤C:将所述混于培养基的多能干细胞小团块移入新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完成传代;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为悬浮培养形成的多能干细胞的球状聚集体,并且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的直径为240±4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将多个多能干细胞小球移入培养基中,并混合均匀; 步骤B:利用移液器吸取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并利用所述移液器产生的压力挤压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使其通过30-70 μ m细胞筛的筛网,形成混于培养基的多能干细胞小团块; 步骤C:将所述混于培养基的多能干细胞小团块移入新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完成传代; 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为悬浮培养形成的多能干细胞的球状聚集体,并且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的直径为240 ±40 μ 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利用移液器将混合后的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分批通过30-70 μ m细胞筛的筛网; 并且每批吸取800μ I混于培养基的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每批在所述筛网的不同位置通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将每70-90个所述多能干细胞小球移入3ml所述培养基中,并混合均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干细胞的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李天晴,季维智,牛昱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