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95440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气体罐车的底部装卸系统。底部装卸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装卸管路系统两大部分。所述液压控制系统是将液压控制泵、液压阀、液压阀开闭指示器用液压油管连接起来组成的装置。所述装卸管路系统包括气相装卸管路和液相装卸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下装下泄的方式实现液化气体罐车的装卸功能,增大了罐体直径和容积,液压阀可以自动快速关闭,操作者可以通过指示器看到液压阀的开闭状态。底部装卸的罐车相比顶部装卸的罐车在容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装下卸形式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主要用于装运液化石油气和液氨等介质。我国国内现阶段的液化气体罐车采用的是上装上卸式的顶部装卸系统,罐体顶部中心处有一个人孔,装卸阀门、液压泵、安全附件等集中布置在人孔盖上,从罐体顶部进行上装上卸式装卸操作。为了方便和保护操作者工作,在罐体上安装了侧梯和车顶走板等附件。由于铁路车辆在外形轮廓上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限界,我国现阶段的液化气体罐车的侧梯和车顶走板会占用罐车上部和侧部空间,使罐体直径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罐体容积。现阶段的液化气体罐车在进行装卸工作时,如果发生溜车,则会造成地面接收管道和罐车脱离,罐体中的液体和气体会在高压下迅速泄漏,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我国现阶段的液化气体罐车采用的是手动切断装置,具有反应时间长、可靠性低等缺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现阶段的液化气体罐车阀门是否正常工作,操作人员不能直观看到,容易发生误操作,如果阀门失效而操作人员不知道,则会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内容,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从事本领域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装卸系统放到底部,取消侧梯和车顶走板等附件,就使得罐体直径变大成为现实,上部限界空间将充分得到利用,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专利技术一种带有自动切断阀门功能的液压泵,让罐体发生溜车时立即自动关闭阀门。通过专利技术一种阀门开关指示器,可以直观地显示阀门所处的工作状态。这两种装置可以提高装卸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得到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液化气体罐车的容积小、装卸过程有安全隐患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装卸管路系统两大部分;所述装卸管路系统包括气相装卸管路和液相装卸管路,所述气相装卸管路包括气相管、气相装卸管道和气相管道接口,气相管一端位于罐体内顶部,另一端通过固定于罐体底部的第一液压阀与气相装卸管道连接,气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气相管道接口 ;所述液相装卸管路包括液相装卸管道和液相管道接口,液相装卸管道通过固定在罐体底部的第二液压阀与罐体底部接通,液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液相管道接口。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泵、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第一液压阀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液压控制泵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的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内部通油管路;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通过内部通油管路形成回路,液压油管连接在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之间的内部通油管路上;第二液压阀也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从上至下由弹簧复位阀、介质通道、单活塞杆双作用缸组成,相邻两部分之间可以用螺栓连接,弹簧复位阀门在单活塞杆双作用缸的液压推力和弹簧推力共同作用下实现开闭功能,液压推力使弹簧复位阀门打开,弹簧推力使弹簧复位阀门关闭。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通过弹簧和杠杆与钢丝绳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两个档位流向相反,档位转换由杠杆和弹簧控制,杠杆靠钢丝绳的拉紧和放松来控制,当钢丝绳拉紧时,二位二通换向阀滑到回油档位。钢丝绳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液压阀开闭指示器,两个液压阀开闭指示器分别与第一液压阀、第二液压阀的单活塞杆双作用缸连接。液压阀开闭指示器是带弹簧复位的单活塞杆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阀的单活塞杆双作用缸的上部阀室相连,单活塞杆双作用缸上部阀室和液压油管中预先充满液压油,这样阀的开闭会带动活塞杆的活动,从而实现液压阀开闭指示功能。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或\和出油口上设有单向阀。如果液压泵进油口和出油口各串联一个单向阀,在出油口端与二位二通换向阀并联,两条线路的尾部都连接油槽;两个单向阀朝向一致,使油槽中的油能被吸走不能返回。所述内部通油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吸油的单向阀与油槽之间安装过滤器。所述第一液压阀通过第一液压阀安装座固定在罐体底部,所述第二液压阀通过第二液压阀安装座固定在罐体底部。所述气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液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第一液压阀安装座可以与罐体焊接,将气相管焊接在第一液压阀安装座上,将第一液压阀用螺栓紧固在第一液压阀安装座上,将气相装卸管路连接在第一液压阀上,在气相装卸管路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截止阀,并在截止阀外侧分别安装法兰或螺纹形式的气相管道接口,以上装置组成气相装卸管路系统。 液相装卸管路系统没有内部气相管,并将气相管路接口换成液相管路接口,其余构造和气相装卸管路系统一致。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部装卸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铁路限界上部空间,使罐体直径增大,在罐体长度同等的条件下,容积增大至少20%,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部装卸系统,具有自动快速切断液压阀的功能,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快速关闭,在溜车等紧急状况下可以自动关闭液压阀,阻止罐内危险化学品的泄漏。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部装卸系统,具有指示液压阀开闭状态的功能,可以直观地看到阀门打开或关闭状态,可以有效预防操作失误,预防危险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顶部装卸方式和本专利技术底部装卸方式的罐车轮廓比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装卸系统在罐车上的布局图。图3为气相装卸管路组成的构造图。图4为液相装卸管路组成的构造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图中:1、气相装卸管路,2、液相装卸管路,3、液压控制系统,4、气相管,5、第一液压阀安装座,5’,第二液压阀安装座,6、第一液压阀,6’、第二液压阀,6.1、弹簧复位阀门,6.2、介质通道,6.3、单活塞杆双作用缸,7、气相装卸管道,7’、夜相装卸管道,8、第一截止阀,8’、第二截止阀,9、气相管道接口,10、液相管道接口,11、液压油管,12、第一液压阀开闭指示器,12’、第二液压阀开闭指示器,13、液压控制泵,13.1、箱体,13.2、第一单向阀,13.3、液压泵,13.4、过滤器,13.5、油槽,13.6 二位二通换向阀,13.7、钢丝绳,13.8、内部通油管路,13.9、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中,顶部装卸式液化气体罐车和底部装卸式液化气体罐车罐体直径的对比。经计算得出:底部装卸式罐体横截面积至少比顶部装卸式大20%,所以在同等罐体长度条件下,容积也将至少大20%。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气相装卸管路1、液相装卸管路2、液压控制系统3都位于罐体底部。液压控制系统3控制第一液压阀6和第二液压阀6’的开闭。气相装卸管路I中,第一液压阀6通过第一液压阀安装座5安装在罐体底部,罐体上部的气体通过气相管4、第一液压阀6的介质通道6.2、气相装卸管道7、第一截止阀8、气相管道接口 9与地面的装备连通,气相管4下部封闭,上部接近罐体内壁最高点,可以保证液体不易进入气相装卸管路I中,从而实现地面装备对罐体内部压力的控制。液相装卸管路2中,第二液压阀6’通过第二液压阀安装座5’安装在罐体底部,罐体下部的液体通过第二液压阀6’、液相装卸管道7’、第二截止阀8’、液相管道接口 10与地面的装备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装卸管路系统两大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装卸管路系统包括气相装卸管路和液相装卸管路,所述气相装卸管路包括气相管、气相装卸管道和气相管道接口,气相管一端位于罐体内顶部,另一端通过固定于罐体底部的第一液压阀与气相装卸管道连接,气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气相管道接口;所述液相装卸管路包括液相装卸管道和液相管道接口,液相装卸管道通过固定在罐体底部的第二液压阀与罐体底部接通,液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液相管道接口;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泵、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第一液压阀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液压控制泵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的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内部通油管路;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通过内部通油管路形成回路,液压油管连接在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之间的内部通油管路上;第二液压阀也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装卸管路系统两大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装卸管路系统包括气相装卸管路和液相装卸管路,所述气相装卸管路包括气相管、气相装卸管道和气相管道接口,气相管一端位于罐体内顶部,另一端通过固定于罐体底部的第一液压阀与气相装卸管道连接,气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气相管道接口 ;所述液相装卸管路包括液相装卸管道和液相管道接口,液相装卸管道通过固定在罐体底部的第二液压阀与罐体底部接通,液相装卸管道上设有液相管道接口 ;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泵、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第一液压阀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液压控制泵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的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内部通油管路;油槽、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通过内部通油管路形成回路,液压油管连接在液压泵、二位二通换向阀之间的内部通油管路上;第二液压阀也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簧复位阀门、介质通道和单活塞杆双作用缸,单活塞杆双作用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超刘红日白云记阮静吴航宇郭强王小飞牟允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