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63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该备胎架包括:备胎安装支架,包括与备胎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摆杆,摆杆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备胎安装支架安装于摆杆上并且相对于摆杆具有绕摆杆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摆杆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驱动装置,与摆杆的第二端连接,摆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摆杆的铰接部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备胎架,通过摆杆的转动和备胎安装支架绕摆杆的轴线的转动以及备胎安装支架沿摆杆的轴线的移动三种运动,可以使备胎安装支架的备胎固定部很容易调整至备胎固定部的安装孔与备胎的轮辋孔对应的位置,从而便于备胎与备胎安装支架的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备胎必不可少。现有技术中备胎架主要有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种,而从可靠性、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工程车辆上主要采用机械式备胎架。现有技术常用的工程车辆备胎架,一种是只有备胎固定装置而没有省力结构,其升降直接靠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来完成,劳动强度大,需多人或其他设备才能完成备胎的更换。另一种是备胎架自身带有省力机构,但省力效果不明显,同时缺少一套便捷的备胎安装固定装置。工程车辆所采用的备胎,体积大、质量重,只有同时解决了备胎装置在安装、拆卸、升降方面的问题,才能减轻操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备胎的更换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202130516U的中国技术专利的
技术介绍
中公开了第一种现有技术。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工程车辆的备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备胎架包括蜗轮蜗杆机构I’、链绳2’、定滑轮7’、转轴副9’、备胎安装板3’及钢管4’。备胎10通过备胎安装板3’固定在钢管4’上,钢管4’ 一端安装蜗轮蜗杆机构1’,一端安装在转轴副9’上。链绳2’ 一端压在蜗轮蜗杆机构I’的内绕绳轮上,一端绕过定滑轮7’后固定在蜗轮蜗杆机构I’外壳上。车辆行驶时各机构及备胎的位置如图1所示。需要更换备胎时,把蜗轮蜗杆机构I’下方插销拔掉,摇动手柄使备胎10 (带钢管4’)稍微往上抬,使固定钢管4’的挂钩退出支座上的凹槽,扳动备胎10 (带钢管4’),使其绕转轴副9’顺时针转动,这样备胎10 (带钢管4’)右侧离开后封板。这时再摇动蜗轮蜗杆机构I’的驱动手柄使备胎10 (带钢管4’)往下降,使整个机构绕水平销轴转动,直到备胎10接触地面。然后松开备胎安装板3’上的螺栓,备胎10与备胎架完全脱开,此时就可以进行备胎更换工作了。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备胎架的主要缺陷在于:蜗轮蜗杆机构I’随着钢管4’运动,当备胎10升起的高度较高时,驱动蜗轮蜗杆机构I’不方便。备胎安装在钢管4’上,蜗轮蜗杆机构I’也安装在钢管4’上随动,通过钢管4’绕支点在两个方向上的转动实行升降,基本上所有的重量都承受在钢管4’上,但钢管4’比较长,正常情况下又倾斜设置,起重机行驶或作业时引起钢管4’振动比较大,从而钢管4’容易弯曲变形甚至断裂。为了克服第一种现有技术的缺陷,以上中国技术专利CN202130516U公开了第二种现有技术。图2是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工程车辆的备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备胎架包括备胎安装支架3、滑轮组件7、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以及链绳2。该备胎安装支架3的第一面(图2中看不到的一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工程车辆的车体上,该备胎安装支架3的第二面(图2中面向观察者的一面)具有用于固定备胎10的备胎固定结构;链绳2的第一端绕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的收绳端,链绳2的第二端经滑轮组件7与备胎安装支架3连接。备胎安装支架3的第一面上设有轴承组5 ;对应地,工程车辆的车体上设有与轴承组5配合的导轨6,导轨6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在提升和下放备胎安装支架3(其上固定有备胎10)时备胎安装支架3可以通过轴承组5而顺着导轨6进行提升或下放的动作,这种结构可以减小备胎在提升或下放过程中的阻力,使用较小的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备胎提升或下放。需要抬升备胎10时,将备胎10固定在备胎安装支架3上,驱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会使链绳2拉紧,链绳2在滑轮组件7的作用下逐渐将备胎10提升,当备胎10提升至备胎固定位置时,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停止工作,将备胎安装支架3与车体固定;需要下放备胎10时,将备胎安装支架3与车体之间的固定连接解除,这时链绳2会绷紧,驱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使链绳2松开,链绳2在滑轮组件7的作用下逐渐将备胎10放下,当备胎10下放至所需位置时,将备胎10与备胎安装支架3的连接解除,便可进行备胎10的更换工作。第二种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第一种现有技术的问题,但是,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备胎架也存在如下缺陷:备胎10起升前,难以安装到备胎安装支架3上。由于备胎安装支架3可实现的运动自由度少,而备胎10自身质量较重、移动不便,将备胎轮辋上的安装孔对齐到备胎安装支架3上十分困难。备胎10固定困难。现有技术一般从轮辋内固定备胎10,而备胎10本身尺寸较大,只能采用长螺栓来固定到车架上,因加工误差的存在,长螺栓之间的轴线平行度难以保证。备胎10升降困难,所需手摇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省力比小,省力效果不明显;机构中滑轮、导轨及手摇机构的摩擦力较大,增大了链绳上的载荷;导轨的间隙很难控制,备胎10升降过程中易发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该备胎架便于备胎安装支架与备胎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备胎架,包括:备胎安装支架,包括与备胎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摆杆,摆杆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备胎安装支架安装于摆杆上并且相对于摆杆具有绕摆杆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摆杆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驱动装置,与摆杆的第二端连接,摆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摆杆的铰接部转动。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收放绳机构;链绳,链绳的第一端绕于收放绳机构的绕绳部;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至少包括设置于摆杆的第二端的第一滑轮,链绳的第二端经过滑轮组件的各滑轮固定于车架上。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包括与备胎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套管,套管套设于摆杆的外周。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套管内部轴向两端的两个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摆杆的外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摆杆包括第二套筒和杆体,第二套筒形成铰接部,杆体的一个端面固定于第二套筒的侧面,套管套设于杆体上,其中,第二套筒与杆体连接的表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套管的端面配合。进一步地,备胎架还包括连接备胎安装支架和摆杆以使二者处于固定状态的备胎支架固定机构。进一步地,备胎安装支架的套管上远离铰接部的端部及该端部的第一套筒上设置缺口 ;摆杆包括摆杆固定部,摆杆固定部包括底面为第二平面的凹口 ;备胎支架固定机构包括压板,压板固定于摆杆和/或备胎安装支架,并且压板与摆杆固定部的第二平面及缺口的沿套管轴向的表面分别抵接。进一步地,备胎支架固定机构包括与备胎安装支架的套管上的第一定位销孔和摆杆上的第二定位销孔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进一步地,备胎架还包括用于固定摆杆的摆杆固定机构。进一步地,铰接部的铰接轴沿水平设置,摆杆固定机构将摆杆竖直地固定于车架上。进一步地,摆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固定架包括与摆杆的运动方向相对的U形槽,摆杆的第二端与U形槽卡接配合,U形槽的两个端部设置固定销孔;固定销,固定销与固定销孔配合以将摆杆的第二端限制于U形槽内。进一步地,备胎架还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摆杆安装架,摆杆的铰接部和摆杆安装架通过连接销铰接。进一步地,摆杆与连接销之间设置有减震套。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备胎架,其中,备胎架为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备胎架。根据本技术的备胎架,由于备胎安装支架相对于摆杆具有绕摆杆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摆杆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而摆杆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其铰接部转动,因此,通过摆杆的转动和备胎安装支架绕摆杆的轴线的转动以及备胎安装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备胎(10)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摆杆(180),所述摆杆(180)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安装于所述摆杆(180)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摆杆(180)具有绕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驱动装置,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摆杆(180)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摆杆(180)的所述铰接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备胎(10)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 摆杆(180),所述摆杆(180)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安装于所述摆杆(180)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摆杆(180)具有绕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 驱动装置,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摆杆(180)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摆杆(180)的所述铰接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收放绳机构; 链绳(130),所述链绳(130)的第一端绕于所述收放绳机构的绕绳部; 滑轮组件(120),所述滑轮组件(120)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的第一滑轮(121 ),所述链绳(130)的第二端经过所述滑轮组件(120)的各滑轮固定于所述车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所述备胎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套管(143),所述套管(143)套设于所述摆杆(180)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管(143)内部轴向两端的两个第一套筒(144),所述第一套筒(144)与所述摆杆(180)的外周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80)包括第二套筒(181)和杆体(182),所述第二套筒(181)形成所述铰接部,所述杆体(182)的一个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181)的侧面,所述套管(143)套设于所述杆体(182)上,其中,所述第二套筒(181)与所述杆体(182)连接的表面包括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套管(143)的端面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和所述摆杆(180)以使二者处于固定状态的备胎支架固定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宁介雄余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