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工程车辆及其备胎架。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备胎必不可少。现有技术中备胎架主要有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种,而从可靠性、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工程车辆上主要采用机械式备胎架。现有技术常用的工程车辆备胎架,一种是只有备胎固定装置而没有省力结构,其升降直接靠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来完成,劳动强度大,需多人或其他设备才能完成备胎的更换。另一种是备胎架自身带有省力机构,但省力效果不明显,同时缺少一套便捷的备胎安装固定装置。工程车辆所采用的备胎,体积大、质量重,只有同时解决了备胎装置在安装、拆卸、升降方面的问题,才能减轻操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备胎的更换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202130516U的中国技术专利的
技术介绍
中公开了第一种现有技术。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工程车辆的备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备胎架包括蜗轮蜗杆机构I’、链绳2’、定滑轮7’、转轴副9’、备胎安装板3’及钢管4’。备胎10通过备胎安装板3’固定在钢管4’上,钢管4’ 一端安装蜗轮蜗杆机构1’,一端安装在转轴副9’上。链绳2’ 一端压在蜗轮蜗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备胎(10)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摆杆(180),所述摆杆(180)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安装于所述摆杆(180)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摆杆(180)具有绕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驱动装置,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摆杆(180)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摆杆(180)的所述铰接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备胎(10)固定连接的备胎固定部; 摆杆(180),所述摆杆(180)的第一端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部,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安装于所述摆杆(180)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摆杆(180)具有绕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转动且沿所述摆杆(180)的轴线可移动的活动状态; 驱动装置,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摆杆(180)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摆杆(180)的所述铰接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收放绳机构; 链绳(130),所述链绳(130)的第一端绕于所述收放绳机构的绕绳部; 滑轮组件(120),所述滑轮组件(120)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摆杆(180)的第二端的第一滑轮(121 ),所述链绳(130)的第二端经过所述滑轮组件(120)的各滑轮固定于所述车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包括与所述备胎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套管(143),所述套管(143)套设于所述摆杆(180)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管(143)内部轴向两端的两个第一套筒(144),所述第一套筒(144)与所述摆杆(180)的外周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80)包括第二套筒(181)和杆体(182),所述第二套筒(181)形成所述铰接部,所述杆体(182)的一个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181)的侧面,所述套管(143)套设于所述杆体(182)上,其中,所述第二套筒(181)与所述杆体(182)连接的表面包括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套管(143)的端面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备胎安装支架(140)和所述摆杆(180)以使二者处于固定状态的备胎支架固定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宁介雄,余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