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413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45
一种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用于解决曲轴后油封装配需两套工装且不能保证油封与曲轴轴颈同轴问题。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缸体、曲轴、压装体、导向体和输力螺栓,压装体为凸形中空结构,其上部设有导向孔,下部为压装部位;导向体由上部导向部位、中部固定部位、下部定位部位组成,定位部位与曲轴轴承内孔间隙配合,固定部位与曲轴轴端固定;压装体套装在导向体外,导向孔与导向部位间隙配合;输力螺栓穿过压装体顶部,与导向体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后油封时,压装体在导向体定位导向作用下将后油封快速准确压装到位,保证了后油封与曲轴轴颈的同轴度,且可保证油封无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发动机漏油质量事故,提高生产效率,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结构,特别是发动机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
技术介绍
曲轴油封是防止机油外漏的密封件,曲轴上设有机油的油道,用来润滑曲轴轴瓦,如果油封密封不当,引起机油外漏,轴瓦的润滑得不到保证,同时也耗损机油。因此曲轴油封自身质量和装配质量关系到曲轴及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使用。目前,曲轴后油封装配时需要借助油封压装工装完成。现有曲轴后油封压装工装存在的问题如下:结构庞大,操作者工作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油封压装需要导向和压装两种工装才能完成压装操作,操作过程繁琐、耗时;压装体无限位基准,不能保证油封与曲轴轴颈同轴装配,且无法保证油封压装深度,存有漏油隐患;每次使用工装时都要将输力螺栓从压装体拆解下来,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集导向与压装为一体的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本技术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特别之处是:所述结构包括缸体、曲轴,曲轴安装在缸体内,曲轴端部设有曲轴轴承,所述结构还包括压装体、导向体和输力螺栓,所述压装体为凸形中空结构,其上部设有导向孔,下部为压装部位;所述导向体由上部导向部位、中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后油封压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缸体(1)、曲轴(4),曲轴安装在缸体内,曲轴端部设有曲轴轴承(3),所述结构还包括压装体(6)、导向体(12)和输力螺栓(10),所述压装体(6)为凸形中空结构,其上部设有导向孔(6?1),下部为压装部位(6?2);所述导向体(12)由上部导向部位(12?1)、中部固定部位(12?2)和下部定位部位(12?3)组成,所述定位部位与曲轴轴承内孔间隙配合,固定部位与曲轴轴端固定;所述压装体(6)套装在导向体外,导向孔(6?1)与导向部位(12?1)间隙配合;所述输力螺栓(10)穿过压装体顶部,与导向体(6)上部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爱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