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漏多晶硅自对准干法刻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7496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源漏多晶硅自对准干法刻蚀方法,包括步骤:1)在硅衬底上制作多晶硅栅极、栅极中间的刻蚀阻挡层及栅极边墙;2)淀积源漏多晶硅;3)涂布有机底部抗反射层;4)各向同性自对准刻蚀源漏多晶硅;5)去除刻蚀阻挡层。该方法利用底部抗反射层作为掩膜,栅极中间的停止层作为刻蚀阻挡层,并利用栅极边墙隔离源漏多晶硅和栅,自对准刻蚀形成与有源区直接接触的源漏多晶硅,使接触孔得以直接落在源漏多晶硅上,而不是落在有源区上,从而缩小了有源区的面积,增加了接触孔的工艺窗口,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源漏多晶硅的自对准干法刻蚀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经济型SiGe BiCMOS(锗硅-双极性晶体管-互补型金属氧化场效应管)的结构中,没有源漏多晶硅,接触孔(CT)只能直接落在有源区(AA)上。随着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有源区的面积不断缩小,但接触孔的尺寸却无法过度减少,这限制了 SiGeBiCMOS的集成度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它可以缩小器件有源区的面积,提高器件的集成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I)在硅衬底上制作多晶硅栅极、栅极中间的刻蚀阻挡层以及栅极边墙;2)淀积源漏多晶硅;3)在源漏多晶硅上涂布有机底部抗反射层;4)各向同性地自对准刻蚀源漏多晶硅;5)干法或湿法去除所述刻蚀阻挡层。本专利技术利用底部抗反射层作为掩膜,栅极中间的氮化硅(或氧化硅)作为刻蚀阻挡层,并利用栅极边墙的氮化硅(或氧化硅)隔离源漏多晶硅和栅,自对准刻蚀形成可与有源区直接接触的源漏多晶硅(SD P0LY),使接触孔得以直接落在源漏多晶硅上,而不是落在有源区上,从而缩小了有源区的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源漏多晶硅自对准干法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硅衬底上制作多晶硅栅极、栅极中间的刻蚀阻挡层以及栅极边墙;2)淀积源漏多晶硅;3)在源漏多晶硅上涂布有机底部抗反射层;4)各向同性地自对准刻蚀源漏多晶硅;5)干法或湿法去除所述刻蚀阻挡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源漏多晶硅自对准干法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硅衬底上制作多晶硅栅极、栅极中间的刻蚀阻挡层以及栅极边墙; 2)淀积源漏多晶娃; 3)在源漏多晶娃上涂布有机底部抗反射层; 4)各向同性地自对准刻蚀源漏多晶硅; 5)干法或湿法去除所述刻蚀阻挡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刻蚀阻挡层和栅极边墙为氮化硅或氧化硅,所述刻蚀阻挡层的厚度为100 500埃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淀积的源漏多晶硅的厚度为100埃米 1.2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多晶硅栅极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4)之间,还包括步骤: a)在所述抗反射层上多晶硅栅极以外的区域,涂布光刻胶,对抗反射层进行自对准干法刻蚀,去除多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勇孙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