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997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锥,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路锥制造和装配不方便的问题。本路锥包括锥体和底座,底座呈片状,底座中心具有一让位孔,锥体和底座均采用塑料制成,底座的重量大于锥体的重量,锥体通过注塑成型于底座上并与底座连为一体;底座一侧端面具有沿让位孔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具有若干个贯通底座的流道一和流道二,锥体上具有能够嵌入流道一的凸块一和能够嵌入流道二的凸块二。本路锥的锥体在加工好的底座的基础上进行注塑成型,锥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分别进入流道一和流道二,流体材料固化形成凸块一和凸块二使锥体和底座固连在一起,锥体和底座的双重连接更加牢固,生产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
,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用具,特别是一种路锥
技术介绍
路锥又称交通锥形标或锥形路标,用于在公路交通中对车辆和行人进行引导。特别是在交通管制、道路抢修以及事故现场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警示和疏导过往的车辆,避免引起交通堵塞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但是,现有的路锥存在制造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的缺点。本申请人曾经设计开发了一种路锥并申请了中国专利,该路锥包括锥体和底座,底座呈片状,底座中心具有一让位孔,锥体和底座均采用塑料制成,底座的重量大于锥体的重量,锥体通过注塑成型于底座上并与底座连为一体,底座上具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的让位孔侧部的流道,锥体对应位置具有分别嵌入上述的流道内使锥体和底座固连的凸块。该专利公开的路锥具体连接结构中,流道包括位于底座的端面上的台阶孔和位于底座的外侧面的凹槽。锥体上的凸块包括凸块一和凸块二,凸块一与台阶孔--对应,凸块二与凹槽--对应。该路锥的锥体和底座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为连一体,锥体和底座双重连接可靠,在使用中不易分离,并且生产制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路锥,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路锥的生产制造更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锥,包括锥体和底座,所述的底座呈片状,所述的底座中心具有一让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和底座均采用塑料制成,且所述的底座的重量大于锥体的重量,所述的锥体通过注塑成型于底座上并与底座连为一体;所述的底座一侧端面具有沿让位孔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具有若干个贯通底座的流道一和流道二,所述的锥体上具有能够嵌入上述的流道一的凸块一和能够嵌入上述的流道二的凸块二。本路锥的底座和锥体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锥体在加工好的底座的基础上进行注塑成型。锥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分别进入流道一和流道二,流体材料固化形成凸块一和凸块二使锥体和底座固连在一起。本路锥的锥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在使用中不易分离,并且生产制造方便。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环形凹槽位于底座远离锥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底座的另一端面上具有沿让位孔侧壁周向分布的台阶面一,所述的流道一位于上述的台阶面一上。在锥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先进入台阶面一上的流道一并通过环形凹槽流入流道二内并在填充压力的作用下充满流道二,待其固化后形成嵌入流道一内的凸块一和嵌入流道二内的凸块二,流体材料的填充顺畅,减少注塑成型中产生气泡或者填充不足的缺陷,固化后的凸块一和凸块二的质量较好。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环形凹槽位于底座靠近锥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流道一和流道二远离锥体的一端与底座的对应一侧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锥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通过环形凹槽进入流道一和流道二,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压力下实现材料的填充,并且底座和锥体的固定可靠。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流道一为条状通孔,所述的条状通孔的截面呈矩形。凸块一的形状与流道一对应,凸块一嵌设到流道一内使锥体和底座相连。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流道二为上下都具有台阶面的台阶孔。流体材料固化后形成的凸块二卡接在流道二内。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流道一的侧边与相邻的环形凹槽内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流道一的侧边与台阶面一的内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锥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使流体材料能够更顺畅地进入流道一,并且注塑好的路锥锥体和底座的连接处更光滑。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具有填充材料形成的用于连接凸块一和凸块二的基片。每个凸块一和凸块二能够与锥体连为一体,使锥体和底座的连接更牢固。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底座远离锥体的端面具有若干个垫脚。使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时更稳定。在上述的路锥中,所述的底座上具有加强筋。提高底座的强度,增强底座的抗压和防撞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路锥的优点在于:1、本路锥的锥体在加工好的底座的基础上进行注塑成型,锥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分别进入流道一和流道二,流体材料固化形成凸块一和凸块二使锥体和底座固连在一起,锥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在使用中不易分离,并且生产制造方便。2、本路锥的环形凹槽位于底座远离锥体的一侧端面上,在锥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先进入台阶面一上的流道一并通过环形凹槽流入流道二内并在填充压力的作用下充满流道二,材料的填充顺畅,固化后的凸块一和凸块二的质量较好。3、本路锥流道一的侧边分别与台阶面一的内壁和相邻的环形凹槽内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使注塑好的锥体和底座的连接处更光滑,路锥产品的外形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路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路锥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路维底座的底部结构不意图。图4是本路锥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11、让位孔;12、环形凹槽;13、流道一 ;14、流道二;15、台阶面一;2、锥体;21、凸块一 ;22、凸块二 ;23、基片;3、垫脚一 ;4、垫脚二 ;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路锥能够放置在道路上,用于警示和引导来往的车辆,保证道路的通畅和行车的安全。如图1所示,路锥包括锥体2和底座I,在路锥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路锥的底座I和锥体2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底座I的重量大于锥体2的重量,锥体2在加工好的底座I的基础上进行注塑成型并与底座I连为一体。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路锥结构,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底座I呈片状,底座I中心具有一让位孔1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I远离锥体2的一侧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12,另一端面上具有沿让位孔11侧壁周向分布的台阶面一 15。环形凹槽12内具有若干个贯通底座I的流道一 13和流道二 14,流道一 13位于台阶面一 15上。如图5所示,流道一 13为条状通孔,该条状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流道14为上下具有都台阶面的台阶孔。流道一 13的侧边与台阶面一 15的内壁和相邻的环形凹槽12内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锥体2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流体材料先进入台阶面一 15上的流道一 13并通过环形凹槽12流入流道二 14内并在填充压力的作用下充满流道14,待塑料固化后形成嵌入流道一 13内的凸块一 21和嵌入流道14内的凸块22,环形凹槽12内填充流体材料形成连接凸块一 21和凸块二 22的基片23。流体材料的填充顺畅,减少注塑成型中产生气泡或者填充不足的缺陷,固化后的凸块一 21和凸块22的质量较好。如图4和图6所示,锥体2上的凸块一 21的形状与流道一 13对应,凸块一 21嵌设到流道一 13内使锥体2和底座I相连,凸块二 22卡接在流道二 14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I呈方形,底座I远离锥体2的端面具有若干个垫脚,该垫脚包括位于底座I四角上的垫脚一 3和位于底座I每边中线上的垫脚二 4。垫脚一3和垫脚二 4使底座I放置在地面上时更稳定,能够适用于泥地或者不平整的路面。底座I上还具有加强筋5,能够提高底座I的强度,增强底座I的抗压和防撞能力。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锥,包括锥体(2)和底座(1),所述的底座(1)呈片状,所述的底座(1)中心具有一让位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2)和底座(1)均采用塑料制成,且所述的底座(1)的重量大于锥体(2)的重量,所述的锥体(2)通过注塑成型于底座(1)上并与底座(1)连为一体;所述的底座(1)一侧端面具有沿让位孔(11)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12),所述的环形凹槽(12)内具有若干个贯通底座(1)的流道一(13)和流道二(14),所述的锥体(2)上具有能够嵌入上述的流道一(13)的凸块一(21)和能够嵌入上述的流道二(14)的凸块二(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