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的路锥。
技术介绍
路锥又称路障用于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设在需要临时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保护施工现场设施和人员等场所周围或其它适当地点。一般常用于城市路口车道、高速公路养护、交警执法、路政执法、酒店、小区、体育场所、危险地区、道路施工地段等。目前,市场上的路锥,它包括路锥本体。这种路锥本体虽然能起到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但根据路锥本体的材料看来,使用纯塑料材料制成的路锥在一些事故多发底端容易破碎,并且在一些未修路段,稳定相不够强,同时自身的减震效果不强,以及在雨水多发的季节,若有积水或者大雨的冲刷,这都会造成路锥本体的位置偏移,所以路锥本体的自身强度,防滑减震功能,以及受力情况问题都值得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防滑减震效果好,稳定性强,以及自我复原能力强的新型路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路锥,所述路锥本体包括椎体和置于椎体下的底座,所述底座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路锥,包括路锥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路锥本体包括椎体和置于椎体下的底座,所述底座呈带有四个圆角的正方形状,底座上设有均呈椭圆柱状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置于底座的一条对角线上,第二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置于底座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各个限位块均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缓冲区,过渡缓冲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过渡缓冲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底座相连接,过渡缓冲部呈圆弧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之间、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之间、第四限位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路锥,包括路锥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路锥本体包括椎体和置于椎体下的底座,所述底座呈带有四个圆角的正方形状,底座上设有均呈椭圆柱状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置于底座的一条对角线上,第二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置于底座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各个限位块均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缓冲区,过渡缓冲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过渡缓冲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底座相连接,过渡缓冲部呈圆弧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之间、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之间、第四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之间均设有第五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强,吴海会,吴昌秀,吴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