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80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警示柱,包括底座和柱体,所述底座和柱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体,底座包括底座上顶面和置于底座上顶面中心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槽,底座上顶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柱体包括柱体下底面和置于柱体下底面中心并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柱体上底面设有第二固定槽;弹簧体包括外弹簧体和设置在外弹簧体内侧的内弹簧体,所述外弹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对车辆损坏较小、复原快速及时、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警示柱。

Warn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rning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ylinder body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cylinder base comprises a mounting groove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center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ount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fixing slot, th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onvex fixing groove. A column body comprises a cylinder bottom surface and a cylinder under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mounting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convex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groove, the column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ixing groove; the spring body comprises an outer spring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body of the spring in the spring body, both ends the outer spring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ing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outer insert rod;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groov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inse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rning column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damage to vehicles, fast and timely recovery, long service life, high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设施,特别涉及一种警示柱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使用的交通警示柱,是用塑料、橡胶或金属制作,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弊端:金属柱容易造成车辆损坏,橡胶柱容易弯曲变形,塑料柱易被撞裂,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现在市场上的警示柱其在撞击后,警示柱的不能复原或者复原时间较长,导致其无法正常警示作用,甚至会影响路面交通。因此上述现有的警示柱安全性和可靠性达不到理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车辆损坏较小、复原快速及时、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警示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警示柱,包括底座和柱体,所述底座和柱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体,底座包括底座上顶面和置于底座上顶面中心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槽,底座上顶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柱体包括柱体下底面和置于柱体下底面中心并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柱体上底面设有第二固定槽;弹簧体包括外弹簧体和设置在外弹簧体内侧的内弹簧体,所述外弹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与外弹簧体的细度比值为0.5-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和柱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体,若有车辆撞上柱体时,弹簧体受力而立即发生弯曲,使得柱体倾斜,因此其对车辆损坏较小,安全性较高,不易因车辆的碰擦而直接被损坏;在特殊公共交通区域内安装此警示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硬性碰撞给车辆及行人带来的伤害(弹簧弯曲可大大释放碰撞的能量),而弹簧体具有回位迅速,在车辆离开后不会影响路面交通并可马上恢复警示作用。通过设置弹簧体包括外弹簧体和设置在外弹簧体内侧的内弹簧体,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双弹簧作用,使得警示柱的柱体发生倾斜后,在撞击力消失时的回位能力更强,使回位更加迅速、及时。通过外弹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内弹簧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不但使弹簧体安装快速方便,而且使安装后的警示柱结构更加稳固。通过内弹簧体与外弹簧体的细度比值为0.5-0.7,因内弹簧体置于外弹簧体的内部,内弹簧体的螺旋直径小于外弹簧的螺旋直径,所以在该比值范围内柱体的回位时更加稳定,且弹簧体的使用寿命最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弹簧体和外插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段。所述内弹簧体和内插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弹簧体和外插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段,使得外弹簧体和外插入杆连接更加稳固,增加外弹簧体的使用寿命。通过内弹簧体和内插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段,使得内弹簧体和内插入杆连接更加稳固,增加内弹簧体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警示柱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插入杆、第一圆弧段和外弹簧体一体成型,内插入杆、第二圆弧段和内弹簧体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插入杆、第一圆弧段和外弹簧体一体成型,内插入杆、第二圆弧段和内弹簧体一体成型,增加弹簧体的强度,使弹簧体地生产加工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上设有若干条荧光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体上设有若干条荧光带,该荧光带白天颜色醒目明显,晚上的荧光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提醒驾驶员注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的顶端设有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体的顶端设有圆环,可以通过链条穿过圆环将多个警示柱连在一起作为警示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警示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弹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底座1,柱体2,弹簧体3,底座上顶面11,安装槽12,第一固定槽4,第二固定槽5,柱体下底面21,凸块22,外弹簧体31,内弹簧体32,外插入杆311,内插入杆321,第一圆弧段312,第二圆弧段322,荧光带6,圆环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4,一种警示柱,包括底座1和柱体2,所述底座1和柱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体3,底座1包括底座上顶面11和置于底座上顶面11中心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槽4,底座上顶面11设有第二固定槽5,柱体2包括柱体下底面21和置于柱体下底面21中心并与安装槽12相适配的凸块22,凸块22上设有第一固定槽4,柱体2上底面设有第二固定槽5;弹簧体3包括外弹簧体31和设置在外弹簧体31内侧的内弹簧体32,所述外弹簧体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5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311;所述内弹簧体3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321;所述内弹簧体32与外弹簧体31的细度比值为0.5-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1和柱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体3,若有车辆撞上柱体2时,弹簧体3受力而立即发生弯曲,使得柱体2倾斜,因此其对车辆损坏较小,安全性较高,不易因车辆的碰擦而直接被损坏;在特殊公共交通区域内安装此警示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硬性碰撞给车辆及行人带来的伤害(弹簧弯曲可大大释放碰撞的能量),而弹簧体3具有回位迅速,在车辆离开后不会影响路面交通并可马上恢复警示作用。通过设置弹簧体3包括外弹簧体31和设置在外弹簧体31内侧的内弹簧体32,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双弹簧作用,使得警示柱的柱体2发生倾斜后,在撞击力消失时的回位能力更强,使回位更加迅速、及时。通过外弹簧体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5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311,内弹簧体3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321,不但使弹簧体3安装快速方便,而且使安装后的警示柱结构更加稳固。通过内弹簧体32与外弹簧体31的细度比值为0.5-0.7,因内弹簧体32置于外弹簧体31的内部,内弹簧体32的螺旋直径小于外弹簧的螺旋直径,所以在该比值范围内柱体2的回位时更加稳定,且弹簧体3的使用寿命最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弹簧体31和外插入杆311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段312。所述内弹簧体32和内插入杆321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段3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弹簧体31和外插入杆311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段312,使得外弹簧体31和外插入杆311连接更加稳固,增加外弹簧体31的使用寿命。通过内弹簧体32和内插入杆321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段322,使得内弹簧体32和内插入杆321连接更加稳固,增加内弹簧体32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警示柱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插入杆311、第一圆弧段312和外弹簧体31一体成型,内插入杆321、第二圆弧段322和内弹簧体32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插入杆311、第一圆弧段312和外弹簧体31一体成型,内插入杆321、第二圆弧段322和内弹簧体32一体成型,增加弹簧体3的强度,使弹簧体3地生产加工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2上设有若干条荧光带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体2上设有若干条荧光带6,该荧光带6白天颜色醒目明显,晚上的荧光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提醒驾驶员注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2的顶端设有圆环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体2的顶端设有圆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警示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警示柱,包括底座和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柱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体,底座包括底座上顶面和置于底座上顶面中心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槽,底座上顶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柱体包括柱体下底面和置于柱体下底面中心并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柱体上底面设有第二固定槽;弹簧体包括外弹簧体和设置在外弹簧体内侧的内弹簧体,所述外弹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与外弹簧体的细度比值为0.5‑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示柱,包括底座和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柱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体,底座包括底座上顶面和置于底座上顶面中心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槽,底座上顶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柱体包括柱体下底面和置于柱体下底面中心并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柱体上底面设有第二固定槽;弹簧体包括外弹簧体和设置在外弹簧体内侧的内弹簧体,所述外弹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外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互配合的内插入杆;所述内弹簧体与外弹簧体的细度比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强吴海会吴昌秀吴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