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设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进到出依次为入口区(1)、润滑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减压区(5)和出口区(6),入口区(1)、润滑区(2)和工作区(3)的锥角依次减小,定径区为圆柱结构,减压区(5)和出口区(6)的锥角依次变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适合大直径的金属线成型,能够精确、稳定地控制金属线的线径,在拉制过程中金属线不易断线,并减少了模具的磨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线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设计比较简单,模孔结构单一,各工作区域角度设计粗糙,不能精确地实行各区域功能的划分。因此,在精度要求高的高端金属线成型生产中,尤其是在大直径的金属线成型过程中,现有技术的拉丝模具不能精确地控制金属线的线径,远远满足不了线径精确度及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适合大直径的金属线成型,能够精确、稳定地控制金属线的线径,在拉制过程中金属线不易断线,并减少了模具的磨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设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进到出依次为入口区、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减压区和出口区,入口区、润滑区和工作区的锥角依次减小,定径区为圆柱结构,减压区和出口区的锥角依次变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区的锥角α为60-9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润滑区的锥角β为40-7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区的锥角Y为10-3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减压区的锥角δ为10-4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口区的锥角ε为50-8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区的锥角α为70-80°,所述润滑区的锥角β为35-55°,所述工作区的锥角Y为12-18°,所述定径区的直径为d,所述减压区的锥角δ为10-15°,所述出口区的锥角δ为60-7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模芯的总高度为h,其中,所述入口区的高度为0.05-0.15h,所述润滑区的高度为0.15-0.25h,所述工作区的高度为0.3-0.5h,所述定径区的高度为0.25-0.35d,所述减压区的高度为0.05-0.1h,所述出口区高度为0.05-0.15h。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模芯为聚晶金刚石或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在所述模孔的内壁涂覆金刚石涂层。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入口区、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减压区和出口区中,两两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连接。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中,将模孔细分成六个工作区域,并确保各区域角度及高度的精确度,这样金属线的线径能够得到精确稳定的控制,生产的金属线能够满足对高质量线材的需求;拉制的金属丝表面光滑,拉制过程稳定性好,拉拔速度快,在拉制过程中金属线不易断线,大大提高金属成形行业的工作效率,模具内孔表面呈光滑的镜面能够减小金属线穿过模具时对模具产生的摩擦力,在拉拔过程起到节能降耗,同时形成高质量的金属线材;在模孔内部涂覆金刚石涂层能够极大的降低了拉拔过程对模具的损耗,同时在出口区和定径区之间设置减压区同样降低了拉拔过程对模具的损耗,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设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进到出依次为入口区1、润滑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减压区5和出口区6,入口区1、润滑区2和工作区3的锥角依次减小,定径区为圆柱结构,减压区5和出口区6的锥角依次变大。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区I的锥角α为60-90°,所述润滑区2的锥角β为40-70°,所述工作区3的锥角Y为10-30°,所述减压区5的锥角δ为10-40°,所述出口区6的锥角ε为50-80°。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区I的锥角α为70-80°,所述润滑区2的锥角β为35-55°,所述工作区3的锥角Y为12-18°,所述定径区4的直径为d,所述减压区5的锥角δ为10-15°,所述出口区6的锥角δ为60-70°。所述模芯的总高度为h,其中,所述入口区I的高度为0.05-0.15h,所述润滑区2的高度为0.15-0.25h,所述工作区3的高度为0.3-0.5h,所述定径区4的高度为0.25-0.35d,所述减压区5的高度为0.05-0.lh,所述出口区6高度为0.05-0.15h。所述外套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模芯为聚晶金刚石或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在所述模孔的内壁涂覆金刚石涂层,入口区1、润滑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减压区5和出口区6中,两两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连接,并且将模孔各工作区域加工达到光滑的镜面效果。上述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中,适用于拉制直径在3.0-8.0毫米之间的金属线,将模孔细分成六个工作区域,并确保各区域角度及高度的精确度,这样金属线的线径能够得到精确稳定的控制,生产的金属线能够满足对高质量线材的需求;拉制的金属丝表面光滑,拉制过程稳定性好,拉拔速度快,在拉制过程中金属线不易断线,大大提高金属成形行业的工作效率,模具内孔表面呈光滑的镜面能够减小金属线穿过模具时对模具产生的摩擦力,在拉拔过程起到节能降耗,同时形成高质量的金属线材;在模孔内部涂覆金刚石涂层能够极大的降低了拉拔过程对模具的损耗,同时在出口区和定径区之间设置减压区同样降低了拉拔过程对模具的损耗,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设有通透的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由进到出依次为入口区(I)、润滑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减压区(5)和出口区(6),入口区(I)、润滑区(2)和工作区(3)的锥角依次减小,定径区为圆柱结构,减压区(5)和出口区(6)的锥角依次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区(I)的锥角α为60-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区(2)的锥角β为40-7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3)的锥角Y为10-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区(5)的锥角δ为10-4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区(6)的锥角ε为50-8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区(I)的锥角α为70-80°,所述润滑区(2)的锥角β为35_55°,所述工作区(3)的锥角Y为12-18°,所述定径区(4)的直径为d,所述减压区(5)的锥角δ为10-15°,所述出口区(6)的锥角δ为60-7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总高度为h,其中,所述入口区(I)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金属线成型的大孔径拉丝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设有通透的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由进到出依次为入口区(1)、润滑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减压区(5)和出口区(6),入口区(1)、润滑区(2)和工作区(3)的锥角依次减小,定径区为圆柱结构,减压区(5)和出口区(6)的锥角依次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德,王子尊,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天屹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